歐美長者的新伴侶趨勢:我們相愛相守,但保有各自生活

人生下半場,只想單純談場戀愛

年輕時,我們渴望與愛人長相廝守;結婚後,感情在難以兩全的家務分工中消磨。走到人生下半場,如果可以重來,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感情生活?要是能單純談場戀愛該有多好!歐美興起的「Living Apart Together (LAT)」伴侶關係,正反映出長者對愛與歸屬的純粹需求,更帶出高齡社會下,單身長者如何獲得妥善照顧的隱憂。跟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吳慧靖助研究員,深入長者的內心世界,探索藏在 LAT 現象背後的社會議題。
圖|iStock
圖|iStock

臺灣人口高齡化程度在國際上排名前段班,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報告,2025 年全臺 65 歲以上人口的占比超過 20%,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居住、醫療照護與世代間財產繼承等問題陸續浮現。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顯示,50 歲以上單身人口的比例,自 1996 年的 26% 上升至 2022 年的 35%,且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若缺乏家庭、伴侶或社會網絡的支持,可能在老後產生長照、善終誰來負擔的隱憂。

現今無論在臺灣或國外,家庭成員都是扛起照顧責任的主要角色,但在家庭結構逐漸轉型的當代,家庭成員可能不只是傳統的配偶、姻親與子女,婚姻也不再是唯一的家庭組成方式,真正陪你走到生命盡頭的可能另有其人。

什麼是 LAT?歐美長者的新伴侶關係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吳慧靖助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吳慧靖助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長期關注高齡人口家庭與伴侶議題、目前為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的吳慧靖表示,當前討論伴侶與家庭組成時,除了婚姻,開始有學者認為「同居」是另一種取代婚姻的新家庭模式。但是,難道只有伴侶住在一起,才算是組成家庭?

吳慧靖在美國讀博士班時注意到,近十幾年來,一種新伴侶關係正在歐美興起,學界稱之為「Living Apart Together」(以下簡稱 LAT,直譯「分居交往」,目前沒有固定的中文翻譯)。根據澳洲、北美、歐洲等國的調查,大約有 7-10% 的人口屬於 LAT 伴侶關係。

LAT 的定義仍有辯論空間,但基本概念是指:單身者(無論未婚、離婚或鰥寡)有穩定關係的伴侶,只是雙方不住在同個屋簷下。

乍聽之下,這種關係跟「約會」很像,但如果從「年齡」、「交往時間」、「互許承諾」等條件來看,LAT 關係對年輕人及高齡者分別擁有不同的意義。

對年輕人來說,LAT 是約會關係的可能性較高,因為其人生階段適逢尋找伴侶的時期,交往時間可能有長有短。在尚未具備租屋或購屋等經濟能力之前,比較不會有與伴侶共組家庭的打算。等到做好成家準備,就可能轉變成同居或婚姻關係。

反觀高齡者追求的並不是婚姻生活。吳慧靖觀察到,選擇 LAT 關係的長者因年齡漸增、走過大半人生階段,結識伴侶已不是為了結婚生子共組家庭。

當他們有機會認識新伴侶時,會更重視交往過程的獨立性、自主性與舒適度。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活的舒服自在,顯然更為重要!能夠保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反而可減少因生活習慣或家務分工而產生的衝突。

此外,另一個促成 LAT 的現實理由源自家中親人的態度。有些子女對於父、母親的新伴侶持負面看法,懷疑對方是因為錢財等不正當理由才親近長輩。因此 LAT 關係變成一個預防紛爭的選項,可以避免同居帶來的關係緊張與衝突,單純享受屬於兩人的美好時光。

圖|研之有物
圖|研之有物

單身不代表沒有伴:LAT 關係在美國

LAT 關係對於中、高齡人口別具意義,帶來一些不同於婚姻與同居關係的優點,但這種新伴侶關係,通常在調查中被歸類為「單身」而忽略。

吳慧靖提到,現代人的單身情況有更為複雜的內在組成,但人們對於單身者的刻板印象總覺得這群人是孤單的,忽略他們可能正在經營一段穩定的伴侶關係。

打開常見的問卷調查,有關伴侶關係的選項通常分為:單身(未婚)、已婚、再婚或鰥寡,隨著同居伴侶的觀念普及,開始含括同居選項。但這樣的安排能否反應真實的伴侶關係?選擇未婚者,又是否真的單身?我們能否藉此了解家庭結構的完整樣貌?

為了更了解 LAT 對中、高齡者的意義,吳慧靖以美國社會為研究對象,採用威斯康辛州 2011 年縱貫研究調查(WLS)作為研究資料,分析近萬名 50 歲含以上人口的伴侶關係。

該研究定義 LAT 為目前未婚單身者(無論是從未結婚、離婚或鰥寡)有一位至少維持一年含以上穩定關係的伴侶,只是雙方不住在同一家戶。當中符合 LAT 定義者有 2.6%,僅次於交往一年以下約會關係的 3%、略高於同居關係的 2.4%。

符合 LAT 定義者有 2.6%,僅次於約會關係 3%、略高於同居關係 2.4%。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符合 LAT 定義者有 2.6%,僅次於約會關係 3%、略高於同居關係 2.4%。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其中經營 LAT 關係的中、高齡者,有 94% 曾有離婚 ∕ 分居或鰥寡經驗,這比例遠高於其他單身、約會和同居關係者。若詢問這些受訪者未來是否會結婚或同居,有高達 86% 的人希望維持現狀。

顯然婚姻經驗是影響長者選擇 LAT 關係的重要因素,隨著人生進入下半場,對於伴侶的需求已與青壯年階段不同。

LAT 關係者有 94% 曾有離婚 ∕ 分居或鰥寡經驗。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LAT 關係者有 94% 曾有離婚 ∕ 分居或鰥寡經驗。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詢問受訪者未來是否會結婚或同居,有高達 86% 的人希望維持現狀。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詢問受訪者未來是否會結婚或同居,有高達 86% 的人希望維持現狀。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為何女性偏好 LAT 關係?男性在非婚姻關係較憂鬱?

若再比較未婚(含離婚與鰥寡)男、女長者的伴侶關係,可看到男性有 45% 有伴侶,是女性 21% 的一倍之多,但女性選擇 LAT 的比例為 33%,比例高於同居(29%),也高於男性選擇 LAT 的比例(31%)。

男性有伴侶的比例是女性的一倍之多,但女性選擇 LAT 的比例高於同居及男性 LAT。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男性有伴侶的比例是女性的一倍之多,但女性選擇 LAT 的比例高於同居及男性 LAT。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吳慧靖分析,中、高齡女性維持單身者占多數,一旦選擇進入伴侶關係,也以約會、LAT 這類分居交往模式為主,這可能跟女性長期經歷性別角色壓力、家務分工不均等因素有關。

「在多數東方或西方社會,女性經常被視為家中理所當然的『照顧者』。」吳慧靖指出癥結:在歐美家庭中,夫妻之間常由「妻子」肩負第一順位的家庭照顧者,隨著年紀漸長難以負荷,若孩子中有「女兒」,通常會是第二個站出來承擔照顧責任的人。

因此問女性高齡者為何選擇 LAT 關係,其中一個理由是不想再當照顧者、想要自主做自己。

令人好奇的是,經營 LAT 關係的長者是否真的比較快樂?從不同伴侶關係的心理健康狀況可看出端倪。

吳慧靖在另一份 LAT 關係的研究中,比較不同性別與伴侶關係的憂鬱平均值,發現 LAT 關係長者的憂鬱指數(6.3)跟其他伴侶關係相比並無顯著差異。可能的解釋是,LAT 關係在某種程度上緩和或防範了交往過程中的衝突,不至於帶來過多的身心壓力。

LAT 關係長者的憂鬱指數,跟其他伴侶關係相比並無顯著差異。伴侶關係的轉變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女性。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LAT 關係長者的憂鬱指數,跟其他伴侶關係相比並無顯著差異。伴侶關係的轉變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女性。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2011,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值得注意的是,伴侶關係的轉變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女性。

以女性來說,不同伴侶關係與憂鬱症狀,僅第一次婚姻與離婚或鰥寡者有相關。後續的 OLS 迴歸分析,在控制社會經濟等特徵後,女性的伴侶關係與憂鬱症狀更無顯著相關。

對於男性,伴侶關係與憂鬱症狀的相關更為明顯,鰥寡、約會、同居和再婚關係中的男性,比第一次婚姻的男性,更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其中鰥寡的憂鬱平均值最高(8.2),與最低的第一次婚姻(5.4)相比,可看出明顯差異。

吳慧靖分析,這樣的性別差異,或許是因為男性相較於女性,更倚賴伴侶的照顧與情感支持。不論婚姻破局或配偶離世,婚姻中的任一方都會喪失某些原本被保護的益處。對男性而言,憂鬱情緒的累積可能來自生活模式的巨變,要重新適應照顧自己與家人的新生活,而這在過去經常是由女性承擔。

LAT 關係雖然在兩性之間存在差異,但大致看來,身處 LAT 關係中的美國長者,在分居伴侶的陪伴下,多少滿足人對於情感的需求,而這也提醒我們,長者不受年齡的限制,依然渴望被愛或付出關愛。

然而,隨著身體逐漸衰退,LAT 關係能否提供與婚姻配偶相似的照顧承諾?吳慧靖觀察到:

對某些長者來說,LAT 關係已昇華成一種新的家庭模式。

比起約會關係,LAT 伴侶在關係的維持上,承諾義務的指數較高,彼此會慢慢認定要陪伴對方很久。儘管對伴侶的支持可能有條件限制,他們仍表示願意關照彼此的狀況。

圖|iStock
圖|iStock

臺灣有 LAT 嗎?建立社會支持網絡的重要性

看完美國的現況,在臺灣的高齡人口是否也存在 LAT 關係呢?吳慧靖指出,從目前的資料看來,臺灣的研究較少關注單身高齡人口的伴侶關係,常見的關懷重點為身心健康與長照政策。臺灣當前是否有出現新類型的伴侶關係,仍然未知。

吳慧靖談到,這可歸因於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歐美人士比較能接受高齡者透過約會活絡人際互動。交往後就算認定另一半,也不一定會選擇婚姻來認證感情,而是以各自的生活目標來決定維繫關係的方式。

而臺灣多數伴侶,仍傾向愛情長跑的終點應步入禮堂,適婚年齡到了還孤家寡人,就會被關心老了誰來照顧你,這源自傳統重視家庭的觀念,也透漏老後照顧的主要人力還是來自婚姻組成的家庭。

然而,家庭結構也會隨著時代變遷,吳慧靖提醒,不是只有年輕人的感情容易生變,目前 50 歲以上中、高齡人口的婚姻關係也發生變化,在歐美引發討論的「灰色離婚」(gray divorce)就是顯例。

這股高齡離婚風潮似乎也悄悄吹到臺灣,根據內政部 112 年第 40 週統計通報,超過 20 年婚齡的老夫老妻,其離婚 ∕ 終止結婚率皆較十年前略增,而超過 30 年以上婚齡者則呈逐年增加趨勢,原因可能包括高齡離婚或配偶離世等情況。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內政部 112 年第 40 週統計通報)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內政部 112 年第 40 週統計通報

「如果一直強調老後要讓家人照顧,將忽略未來可能增添的變數,考慮家人以外的人際網絡或社會支持變得相對重要。」吳慧靖受到歐美 LAT 案例的啟發,開始思考建立家人以外「交友圈」的重要性,這可讓日漸增加的單身長者不至於與社會脫節,且能及時尋求「社會支持網絡」的援助。

「臺灣若沒發生 LAT 現象,也可能單身長者傾向以其他方式獲得社會支持,像是在大型社群網絡中,朋友結伴進行各種活動。」吳慧靖舉例,現在許多社區會舉辦銀髮共餐,鼓勵長輩走出家門,開拓自己的社交圈。不便出門的獨居長輩,有專人送餐到家,藉機關心健康狀況,發揮社區居民守望相助的功能。

不論是結交朋友或伴侶,都能提供情感或生活上的支持,讓長輩保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參與,有助維護生、心理健康。

圖|iStock
圖|iStock

臺灣是否發展出 LAT 關係還需要更多研究,但除了伴侶關係,單身高齡者如何被社會支持網絡接住,也是當前應關注的議題。

吳慧靖建議,我們或許可以思考以社區為單位,提供長輩容易取得的基礎醫療與照護資源,降低因家庭結構變遷而縮減的照顧人力,也能減少因社交孤立而發生的憾事。

臺灣正跨越超高齡社會門檻,未來無疑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都需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人口高齡化和家庭結構變遷,採取積極行動加以應對,才能在高齡浪潮來臨時,站穩腳步。

2024-09-04

採訪撰文|董小川、田偲妤
責任編輯|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

延伸閱讀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