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走出貿易之路!原民共作展在霧臺鄉谷川部落登場

來上一堂魯凱視角的地理課

眾所矚目的原住民族共作展,今年在屏東霧臺鄉「谷川部落」登場!邁入第五屆的共作展,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霧臺鄉部落攜手策畫,主題為「Kadadalranane 路.手舞.足蹈」(2023.11.11~2024.2.29),訴說發生在魯凱族「貿易之路」上的動人故事。先人採集、農耕、狩獵與編織的手,舞出部落的生活景象;揹著山中珍寶前往城鎮交易的足跡,蹈出人群交流的樣貌。本次由族人選出 10 件民族所典藏展出,另有 20 多項物件與照片由霧臺魯凱族文物館、谷川部落與神山部落提供,邀請大家走進美麗的霧臺,來上一堂魯凱視角的地理課。
霧臺谷川大橋 圖|Peellden, Wikimedia
霧臺谷川大橋
圖|Peellden, Wikimedia

歡迎來到霧臺門戶!第五屆共作展在谷川

車子沿著臺 24 線山路蜿蜒而上,往海拔約 1 千公尺高的屏東霧臺鄉前進。進入霧臺前,谷川大橋如一條白龍般飛越隘寮北溪上方,接引著我們進入「谷川部落」。

進入谷川不久,一棟三層樓高的現代石板家屋現身,此處正是第五屆共作展「Kadadalranane 路.手舞.足蹈」的現場,由霧臺鄉部落、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合作策展,歡迎各地族人與民眾走訪霧臺門戶。

之所以用「門戶」來稱呼谷川部落,是因為此地自古即是交通要道,族人無論下山交易物資,還是上山返回部落,都會經過谷川。流通的道路使人群得以會合,此地成為少數由魯凱族與排灣族共生之地,至今耆老們還能說出父母輩來自哪個部落,有些人更同時擁有魯凱及排灣語的名字。

本次展覽場地的主人便是遷往谷川發展的魯凱族人,原先規劃做民宿的建築因莫拉克風災重創而閒置,如今整修後重新開放,是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格的空間。策展團隊盡量依照原先的空間配置設計展區,讓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家」的味道,期望拉近族人與展覽的距離。

展場位於現代石板家屋內,策展團隊盡量依照原先的空間配置設計展區,讓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家」的味道。 圖|研之有物
展場位於現代石板家屋內,策展團隊盡量依照原先的空間配置設計展區,讓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家」的味道。
圖|研之有物

然而,展覽能在部落順利舉行並沒有想像中容易,民族所博物館郭佩宜主任與我們分享幕後策展故事:共作展與原鄉常見的「大館帶小館」館際合作不同,民族所是直接和部落族人合作,由族人挑選返鄉展出的文物,促成文物真的進到部落生活空間。

然而,部落現有的空間通常缺乏基礎展覽設施,為此民族所特別購置 12 座恆溫恆濕展櫃,滿足在不同空間機動辦展的需求。本屆共作展由部落耆老從民族所選出 10 件文物、動用了 4 座展櫃,比較特別的是,另有 20 多項物件與照片由霧臺魯凱族文物館、谷川部落與神山部落提供。

換言之,這次共作展不只是文物返鄉,更是族人與民族所的交流對話展,訴說自古以來在東魯凱與西魯凱之間流傳的「貿易之路」。

跋山涉水的貿易之路!來上一堂魯凱視角的地理課

中研院民族所林文玲研究員介紹傳統貿易之路,該地圖由谷川部落族人用俗稱打包帶的塑膠條編織而成。 圖|研之有物
中研院民族所林文玲研究員介紹傳統貿易之路,該地圖由谷川部落族人用俗稱打包帶的塑膠條編織而成。
圖|研之有物

展覽分布在三層樓家屋內,其中三樓原先規劃做祈禱室,從採光良好的窗戶望去,山川美景盡收眼底。其中一面牆上放了一張地圖,這可不是普通的地圖,是谷川部落族人用俗稱打包帶的塑膠條編織而成的「貿易之路」。

霧臺文史工作者貝若桑.甦給那笛米(Peresange Sukinadrimi)、民族所林文玲研究員是本次共作展的策展人,兩位長期調查霧臺地區西魯凱北隘寮溪群的傳統路徑,這也是共作展首度以現任研究員的研究成果與部落共同策展。

林文玲表示,此處的路徑有兩層含意,第一層是承接人事物流動的載體;而此載體的裡層具備媒介作用,促成不同事物的交流互動,進而產生意義的轉化。如同歷代魯凱族人跋山涉水所踩出的路徑,讓山上與山下的物產得以互通有無,進而影響不同群體的生活與文化。

貝若桑更邀請大家藉由展覽來上一堂「魯凱視角的地理課」:

我們的路沿著河流、順著稜線而生,這就是魯凱族的地理課,而地理課內有歷史課,歷史課內還有社會課。

位於三樓牆上的地圖便是部落耆老傳授的珍貴知識。相傳早在鄭成功時期就有一條從臺東大南啟程的路徑,東魯凱的親友會走到小鬼湖,再進入西魯凱所在的霧臺地區。

魯凱族人走到谷川門戶後,會越過隘寮北溪前往口社,隨後沿著隘寮溪抵達泰山、大路關、里港等漢人聚落從事交易。若繼續往前走將會抵達兩座山並立的「手足山」路口,往南可走到屏東、高雄,往北最遠可到臺南安平港。

魯凱族貿易之路 圖|研之有物
魯凱族貿易之路
圖|研之有物

族人揹著山上採集的藥草、狩獵的山產,前往平原城鎮與漢人交易物資。其中,布料是相當受到重視的物資,據說一支鹿茸能換到一整捆未裁切的布料。

魯凱語還有特別用來計算布料的單位用詞,「nikedrekedrane」是指未裁切的整捆布料,「binalrulane」則是指切割販售的布量,而這個尺寸的布可製作一整套成人的服飾。

部落策展人貝若桑訴說魯凱族人揹著藥草與山產下山交易布料的故事。 圖|研之有物
部落策展人貝若桑訴說魯凱族人揹著藥草與山產下山交易布料的故事。
圖|研之有物

這條貿易之路可說是魯凱族的「布路」,族人從不同地方帶回各種色彩與材質的布料,在婦女的巧手下縫製出符合霧臺魯凱族「穩定、統一、自然」審美觀的服飾。

當然,不同地區也會有個別風格,例如有一件民族所典藏的男子短上衣,是 1956 年民族所任先民老師自臺東大南魯凱族部落取得,以漢人的花布製成,紅色的基底上點綴黃、橙、藍、綠的花鳥圖案,與一般接近大地色系的傳統服飾截然不同。

男子短上衣,1956 年民族所任先民老師自臺東大南魯凱族部落取得。以漢人的花布製成,紅色的基底上點綴黃、橙、藍、綠的花鳥圖案。 圖|研之有物
男子短上衣,1956 年民族所任先民老師自臺東大南魯凱族部落取得。以漢人的花布製成,紅色的基底上點綴黃、橙、藍、綠的花鳥圖案。
圖|研之有物

魯凱命名學與成長記:莫忘發生在路上的故事

貿易之路上的所見所聞也成為魯凱族人的命名途徑之一。例如有一位曾走過貿易之路的貴族,為女兒取了兩個名字來紀念這段旅程,分別是 Pathagaw 和 Malraici。

Pathagaw 之中的 Thagaw 是貿易之路可抵達的「高雄」,而這個字最初來自馬卡道語 Takaw,是竹子的意思,因生活在此的馬卡道族經常以竹林作為天然屏障。

另一個名字 Malraici 是「枯萎」的意思,形容植物在艷陽曝曬下缺水的模樣。早期族人為了防曬驅蟲,會將新鮮草圈戴在頭上,天還沒亮就從霧臺出發,越過無數山川後,終於在日正時分走上往臺南的古徑,這時原本鮮嫩的草圈早已枯萎。父親如此命名是希望女兒能記得這段艱辛歷程。

魯凱族長者頭戴花草編織的環圈,身上配戴的環狀項鍊由打包帶製成。 圖|研之有物
魯凱族長者頭戴花草編織的環圈,身上配戴的環狀項鍊由打包帶製成。
圖|研之有物

沿著稜線與河川發展的路徑,除了為貿易而生,也見證族人的成長,貝若桑分享父親兒時在山林中的故事。

以前的魯凱族人會揹著小男孩在山林中行走做事,晚上在山上紮營時,祖父會跟晚輩們聊山裡的事,小男孩就坐在旁邊聽,漸漸地山中的一景一物都烙印在男孩的腦中。

因此,貝若桑的父親在 12 歲時已可自行上山工作。某天颱風剛過,祖父們去小鬼湖打獵卻徹夜未歸,家人擔心山上食物不夠,於是吩咐男孩送乾糧過去。

經過一夜暴雨,山裡瀑布水量暴增、路況不佳,男孩心想若走到山頂再跨越稜線,天就暗了,仔細觀察周遭後看到一棵斜斜的大樹,於是他抱著樹像猴子一樣攀爬,用身體重量將樹幹壓彎,把自己順利送到對岸,最終成功在天黑前找到祖父們。

小鬼湖,臺灣中央山脈南段的高山湖泊,是魯凱族的聖地,也是貿易之路沿線隘寮北溪的源頭。 圖|Ivan Tsung-Yi Lin, Wikimedia
小鬼湖,臺灣中央山脈南段的高山湖泊,是魯凱族的聖地,也是貿易之路沿線隘寮北溪的源頭。
圖|Ivan Tsung-Yi Lin, Wikimedia

貝若桑問父親,祖父看到你有說什麼嗎?父親說祖父先大力稱讚:「這就是男孩子,你做對了!」接著摸摸身體看有沒有受傷,畢竟還是孩子,做長輩的還是會擔心。

父親的故事讓身為新世代魯凱族人的貝若桑感觸良多:「父親的 12 歲跟我的 12 歲在能力上差好多,畢竟我們生活的世代不同,可是我經常在想,我們還能養出這樣的孩子嗎?對環境的感知能力非常強,長輩的教育態度也很沉穩。」

貝若桑相當珍視長輩們傳授的傳統知識與生命經驗,曾經這些都是陌生的內容,讓 12 歲後就到城市求學的她非常迷惘。「問我書本上的東西我都知道,可是問我有關部落的事情我卻不知道,這就是我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為什麼我不知道我自己?」

對部落事物的一無所知,一度讓年輕的貝若桑感到懊惱、憤怒,但這也成為一股動力,推動她不論在求學或工作上,都往同一條道路邁進:在生活的各個面向找到自己。「這個自己有很多種,包括我的文化根源為何?我與族人是什麼樣子?我們認為重要的是什麼?」

對貝若桑來說,這是一段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牽引著她走進人類學領域,如今更專注於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

穿梭在展場為民眾導覽的貝若桑,一段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牽引著她走進人類學領域,如今更專注於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 圖|研之有物
穿梭在展場為民眾導覽的貝若桑,一段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牽引著她走進人類學領域,如今更專注於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
圖|研之有物

部落力量的集結!重新發覺「路」的重要性

本次的共作展也是部落教育工作的一環,林文玲長年跟著族人實地踏查傳統路徑;貝若桑在與部落耆老接觸的過程中,逐漸拼湊出有關貿易之路的故事,兩人的合作可說一拍即合。

林文玲(中)與霧臺鄉魯凱族人探勘「水的路」。族人認為水源是養活部落的重要資源,一定要知道水怎麼來、怎麼走。 圖|林文玲
林文玲(中)與霧臺鄉魯凱族人探勘「水的路」。族人認為水源是養活部落的重要資源,一定要知道水怎麼來、怎麼走。
圖|林文玲

在策展過程中,以霧臺鄉族人為主體,邀請各部落不同領域的「puku 力量」加入,是雙方的共識。

貝若桑認為,自己的角色如同一座「橋梁」,既要顧及谷川當地魯凱族與排灣族的多元文化,還要確保能用中文如實轉譯老人家的話。因此,展覽中普遍可見到魯凱語、排灣語和中文並列呈現。

林文玲則期許這次展覽可發揮「記錄」的效果,讓每個人在看到展品時,會想起或記得一些發生在「路」上的故事。

例如展區「Kudrengere 谷川部落—近代生活集錦」即展出向族人徵集的老照片,多數是在莫拉克風災前拍攝。天災導致對外橋梁斷裂,整個霧臺鄉形同孤島,部分族人就此搬離故鄉,展覽期待透過照片喚起眾人對過往生活的美好回憶。

「Kudrengere 谷川部落—近代生活集錦」展出向族人徵集的老照片,期許喚起眾人對過往生活的美好回憶。 圖|研之有物
「Kudrengere 谷川部落—近代生活集錦」展出向族人徵集的老照片,期許喚起眾人對過往生活的美好回憶。
圖|研之有物

1970 年代開通的臺 24 線,如今已取代貿易之路,成為霧臺鄉族人往返城市與部落的必經道路,2009 年莫拉克風災的重創,讓族人重新意識到「路」的重要性。

魯凱族有一個傳統,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年輕人必須跑向各個部落傳遞消息、關照家人,但遷居平地的族人早已不知各個部落的確切位置。天災加上人口外移,讓族人離回家的路越來越遠。

為此,神山部落教會在莫拉克風災後發起「奔馳 24」單車騎行活動,鼓勵年輕族人秉持祖先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的精神,造訪各個魯凱族部落,認識沿途的環境及歷史。明年 2 月的「奔馳 24」將響應共作展,改用走路的方式親身銘記祖先百年來走過的貿易之路。

神山部落教會在莫拉克風災後發起「奔馳 24」單車騎行活動,鼓勵年輕族人秉持祖先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的精神,造訪各個魯凱族部落,認識沿途的環境及歷史。 圖|林文玲
神山部落教會在莫拉克風災後發起「奔馳 24」單車騎行活動,鼓勵年輕族人秉持祖先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的精神,造訪各個魯凱族部落,認識沿途的環境及歷史。
圖|林文玲

共作展的核心精神在於讓原住民族建構屬於自身的知識體系,貝若桑及參與展覽的族人正往這個目標前進,她也道出心中最深切的盼望:

但願展覽能傳達我們傳統裡值得繼承的事物。你可以選擇不成為受壓迫者,這股改變的力量要從知識上獲得,而知識則來自對自己的理解。共作展就像一堂課,能幫助我們看見自己是一個值得的人!

期間:2023 年 11 月 11 日至 2024 年 2 月 29 日 時間:每週六、日 8:30 至 16:30 開放參觀;每週三至週五請事先填表預約 地點: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谷村巷 8 號(谷川部落) 更多詳細資訊
期間:2023 年 11 月 11 日至 2024 年 2 月 29 日
時間:每週六、日 8:30 至 16:30 開放參觀;每週三至週五請事先填表預約
地點: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谷村巷 8 號(谷川部落)
更多詳細資訊
2023-11-22

採訪撰文│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