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親人「回佳」!佳平部落共作展─久別半世紀文物返鄉之旅

祖靈牽引下的家人重逢

1956 到 1958 年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團隊造訪位於屏東縣泰武鄉的佳平部落,研究部落社會文化、拍攝並記錄地方風貌。當時舊的傳統領袖 zingrur 家屋毀損、祖靈柱四散。為了保護這批珍貴文物,當年的前輩學者決定向族人收購,帶回民族所悉心維護至今。半世紀時光飛逝,2012 年祖靈柱 mulitan 被指定為國寶,開啟族人想迎回這批文物的想法,希望透過展覽讓不同世代的族人了解自己的文化,最終促成 2020 年《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回佳》共作展。中研院「研之有物」專訪部落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從族人觀點回顧文化復振歷程,分享訪談耆老後重建的部落歷史。在國寶祖靈柱的引導下,帶著祖靈祝福的文物終於「回佳」了!

vuvu「回佳」了!

《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回佳》共作展開幕當日合影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回佳》共作展開幕當日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20 年的原住民族日(8 月 1 日)《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回佳》共作展於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的舊天主教堂盛大開幕。這檔展覽由佳平部落與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共作策劃,部落文史工作者 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與人類學家胡台麗共同擔任策展人,展出離開部落逾一甲子的珍貴文物。

對族人來說,這些文物就像多年後返鄉的親人、就像自己家中的 vuvu(排灣族語,指祖父母輩),藉由展覽撐起彼此得以重逢或「終於看見你」的空間。

看到這些文物我就覺得很美,因為我知道它的製作方式、用法、族語、誰做的,我就會看到這些物件的價值在哪裡,我也想把這些東西分享給年紀比我大的長者,讓其他人也能了解、分享這些美。     ──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莊德才

佳平族人自詡部落為「國寶村」,現今僅有的 4 件國寶級原住民文物中,來自佳平部落的文物就佔了 2 件,分別為傳統領袖 zingrur 家屋主柱「mulitan」,以及家屋側柱「muakai」。2015 年 9 月 12 日,族人為 muakai 與典藏單位臺大舉辦「國寶婚禮」,從此在許多討論文資法、原住民文物返還的相關場合,都能見到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的身影,這些參訪、研習驅使他努力完成讓更多族人看見部落文物的心願。

傳統領袖 zingrur 家屋主柱 mulitan,2012 年指定為國寶,現於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展出。 圖|研之有物
傳統領袖家屋主柱 mulitan,2012 年指定為國寶,現於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展出。
圖|研之有物

離開到返回「掌心」:佳平部落的文化復振歷程

佳平部落的排灣族語為「kaviyangan」是「手掌心」的意思,形容舊部落地形起伏如同手掌心。族人世代居住於此,直到 1943 年遭日本殖民政府遷居至 tjurungat 臺地,傳統信仰也因為政府禁止而中斷。1951 年部落傳統領袖 maljeveljev zingrur 領洗改宗天主教,1953 年因 tjurungat 臺地上方土石坍落,因而再次搬遷至部落現址 tjaiqasu,從此所有族人離開舊部落。

1956 到 1958 年間,中研院民族所團隊接連造訪部落,研究部落的社會文化、拍攝並記錄地方風貌。當時舊的傳統領袖家屋毀損、祖靈柱四散。為了保護這批珍貴文物,當年的前輩學者決定向族人收購,帶回民族所悉心維護至今。

與多數原住民部落的歷史相似,社會文化制度與居住環境的變動,造成傳統文化的流失與斷層,一直到 2000 年後原住民意識抬頭,佳平族人開始透過一連串文化復振行動,重新找回族群認同。當今部落以社區發展協會為核心,由中生代帶領年輕人重組青年會、復振 masalut 年祭祭儀,更回到舊部落尋根,重建傳統領袖的石板家屋。

2011 年 12 月,時任民族所博物館主任的黃宣衛、時任副所長的蔣斌,至佳平部落舉辦祖靈柱 mulitan 指定國寶說明會。奠基於十多年的文化復振行動,這時的部落已能以組織性的方式進行回應,除了在說明會後開始田野調查,訪談部落耆老對 mulitan 的認識與印象,社區發展協會也組織族人北上,至民族所參與「文物見面會」。

佳平部落共有 110 件文物典藏於民族所博物館,2012 年在民族所會議室中,族人終於再次見到 1956 與 1958 年間離開部落的部分「親人」。cangalj taluviljav 回憶當時的場景:「我們部落一直都是很好客的部落,去參加見面會不能兩手空空就去,所以我們準備了感謝狀和禮物,安排青年會用部落的歌舞來開場。那時候很驚豔,因為有很多東西當時已經看不到了,而且有很多是貴族、領袖階層家族才有的。當時可以一起北上的族人大概 40 人,我很希望讓更多族人能看到,這時候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才有後來的文物返鄉展。」

佳平部落族人 2012 年首次至民族所參與「文物見面會」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佳平部落族人 2012 年首次至民族所參與「文物見面會」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族人與 mulitan 相認,國寶祖靈柱引領文物返鄉

祖靈柱 mulitan 是佳平部落第一件登錄為國寶的文物,原位於家屋中央的 cukes 主柱,上頭刻劃了部落傳統領袖 zingrur 家族的起源祖先 ’adav’adav。根據文獻與部落耆老 ljaljangaran zingrur 的口述,由於 ’adav’adav 的眼睛天生有 palji(神力),對她眼睛所見的生物容易造成傷害,為了不要傷害人,她只好足不出戶,靠哥哥 puiku 送飯給她,透過屋頂的天窗來辨別白天和黑夜。

某天,哥哥 puiku 不知道什麼原因跑到平地去,再也沒有回來,’adav’adav 就這樣餓死在家中,成為第一個埋葬在家屋中的人。族人決定立柱來紀念她,並美化她的名字為 mulitan,有美麗、高貴、神聖之意。

細看祖靈柱 mulitan,除了有一雙具備神力的大眼,其頭冠上有 12 根羽毛、耳環有好幾層紋路、肩膀上刻有勇士頭像紋身、手背上刺有手紋、手臂上穿戴成串的金屬環,這些都顯示出 mulitan 的尊貴身分。

現在重建的 zingrur 家屋中,族人特別保留了 ’adav’adav 所住的小房間,屋內主柱也復刻出祖靈柱 mulitan。 圖|陳軍鈞
現在重建的家屋中,族人特別保留了 ’adav’adav 所住的小房間,屋內主柱也復刻出祖靈柱 mulitan。
圖|陳軍鈞

1943 年,族人受日本殖民政府要求遷居至 tjurungat 臺地,而 mulitan 也跟著一起搬了第一次家。在經過禁地 tjuruquay 時,實木雕刻的 mulitan 實在太重了,如果要扛著跨越溪流會非常危險,所以當時負責運送的部落青年只好將背後的木頭刨掉大半,減輕重量後才成功將之帶到新的居住地。mulitan 於 1956 年入藏民族所博物館,而背後的刨挖痕跡,成為族人辨別 mulitan 真偽的重要線索。

此次《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回佳》共有 36 件文物回鄉展示。由於國寶級文物在移動與展場條件上受到限制,導致 mulitan 沒有辦法「回佳」,只能透過大圖輸出的方式現身於展場。然而,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認為,其實每一件文物都很珍貴、重要,當中包含許多過去部落生活常見的器物,如今卻因傳統文化的流失、信仰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而不復見。

從出生到死亡:發掘文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文物展示動線是以人的出生到死亡來做設計,進入展場後最先見到的 djilung 陶甕,在排灣族神話中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之處,象徵女性的子宮;中間展出的生活器皿、成套的女性與男性服飾,呈現族人生活的豐富與美麗;最後則陳列喪巾、喪布、喪帽等與死亡相關的物件。

在進行文物的田野調查時,部落耆老提供了許多 cangalj taluviljav 過去所不清楚的訊息。像是屏北地區許多排灣族部落會將陶壺分為公壺與母壺,但佳平部落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而是用形制、紋飾去作區分。

陶甕統稱 djilung,而高貴的家傳古陶甕稱為 dredretan。在傳統婚禮上,dredretan 是貴族專屬的聘禮。本次共展出 4 件 dredretan(左),一旁則展出佳平部落的歷史影像。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陶甕統稱 djilung,而高貴的家傳古陶甕稱為 dredretan。傳統婚禮上,dredretan 是貴族專屬聘禮。本次共展出 4 件 dredretan(左),一旁展出佳平部落的歷史影像。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此次也展出一件 ljavui 貴族外套,過去一直認為這類外套是專屬於男性的服飾,卻在這次田調過程中發現一張舊照片,證實這件外套是已故的部落傳統領袖 maljevljev zingrur(劉春美女士)曾穿過的衣物。

ljavui 貴族外套。此件樣式為男女貴族皆可穿,特別的是布料顏色採過去稀有的紅色,原為已故部落傳統領袖 maljevljev zingrur 的衣物。圖為部落耆老和研究人員一起探討 ljavui 的歷史故事。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ljavui 貴族外套。此件樣式為男女貴族皆可穿,特別的是布料顏色採過去稀有的紅色,原為已故部落傳統領袖 maljevljev zingrur 的衣物。圖為部落耆老和研究人員一起探討 ljavui 的歷史故事。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除了部落固有的物件,也有多件來自其他部落的衣物,藉由分析衣物上的紋樣,可以了解族人如何經由交易、婚姻關係等脈絡取得物件。cangalj taluviljav 更透過觀眾的反饋得知,原來部落慣用的圖紋與鄰近的平埔族群有高度的相似性,只可惜部落耆老已無人知曉真正的來源。

此次共作展不只是讓文物回家、與部落族人重逢,也開啟了佳平部落與外界對話的另一個場域,因此 cangalj taluviljav 希望展場設計能盡量還原文物原本的環境,重現屬於 kaviyangan 的氛圍。原本他特別找來一位長期製作電影道具的同鄉族人合作,可惜對方工作忙碌實在難以配合展覽檔期,cangalj taluviljav 只好捲起衣袖親自動手,與部落木雕工藝師蔡國義一起打造了舊部落最核心的兩個場景:傳統領袖家屋、司令臺(昔日族人商議部落要事,傳統領袖與 kalaingan 部落執行長都會在司令臺上宣布相關事項)。

部落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與木雕工藝師蔡國義一起打造了舊部落的傳統領袖家屋模型(右後)。模型左方為祖靈柱 mulitan 影像。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部落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與木雕工藝師蔡國義一起打造了舊部落的傳統領袖家屋模型(右後)。模型左方為祖靈柱 mulitan 影像。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佳平部落傳統領袖家屋實景 圖|陳軍鈞
佳平部落傳統領袖家屋實景
圖|陳軍鈞
佳平舊部落司令臺,昔日族人商議部落要事,傳統領袖與 kalaingan 部落執行長都會在司令臺上宣布相關事項。圖|陳軍鈞
佳平舊部落司令臺,昔日族人商議部落要事,傳統領袖與 kalaingan 部落執行長都會在司令臺上宣布相關事項。
圖|陳軍鈞

這兩處場景在細節還原上一點都不馬虎。在佳平部落的傳說故事中,天神第一次造人失敗,人類的眼睛長在膝蓋上,為了不要刺傷眼睛,當時的小米比現在矮小許多,而且就種植在家屋前一處用石板砌成的小耕地,族語稱為 ljaljaljaqelan,舊部落每一戶家屋前都有這樣的空間。展覽特別在打造的家屋中,復刻了 ljaljaljaqelan、門楣雕刻等要件。

舊部落每戶家屋前均有一處稱為 ljaljaljaqelan 的空間,傳說是祖先種小米的耕地。 圖|黃暐程
舊部落每戶家屋前均有一處稱為 ljaljaljaqelan 的空間,傳說是祖先種小米的耕地。
圖|黃暐程

除了舊部落實體空間的再現,此次共作展也將已故傳統領袖 maljevljev zingrur(劉春美女士)的照片進行大圖輸出,作為觀眾進入展場後第一眼看見的畫面,傳達歡迎之意。對於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來說:「這次的展覽都是真正自己部落的東西,很有感覺,也有連貫性、有層次,可以做比較,也可以完整介紹我們自己的部落。」

典藏於民族所的文物返回部落,由部落族人來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回佳》可說是體現了共作展示案的核心精神。

部落總動員!族人共同成就的盛事

這次的共作展,除了由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作為核心的部落代表,更是捲動了整個部落一同參與其中。從文物返回部落的開箱儀式、展覽開幕式、結束後不捨地送別文物,包含國小、青年會、教保中心、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健康站在內,各個年齡層的族人都主動表示想要一起參與。

部落耆老於展覽開幕日以歌聲傳遞祝福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部落耆老於展覽開幕日以歌聲傳遞祝福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展覽為期 2 個月的導覽工作更是由部落青年主動排班負責。原先預定在開幕儀式結束後,由策展人為貴賓進行導覽,但是在開幕前兩天驗收青年導覽訓練的成果時,發現效果很好,因此改由部落青年直接進行開幕導覽。此舉不只是傳達青年的心意,也達成了 cangalj taluviljav 策劃此次展覽的目標:讓更多部落族人了解自己的文物。

佳平部落青年會負責導覽工作,青年於導覽過程中更認識自身文化,也將部落文化介紹給更多民眾。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佳平部落青年會負責導覽工作,青年於導覽過程中更認識自身文化,也將部落文化介紹給更多民眾。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開幕式上不只聚集了各界貴賓,還邀請了許多部落的傳統領袖一同參與,這是佳平部落傳統領袖 alingin zingrur 的心願,現年 70 多歲的她一直惦記著從未辦過家族宗親會,因此趁著這次機會邀請家族成員一同「回佳」參與這場部落盛事。對於排灣族來說,家族關係的維繫非常重要,過往強調「門當戶對」的社會制度、姻親關係的連結與互動,對於傳統領袖來說,更是象徵著家族治理權力的範疇。

就像翹著尾巴的狗,世代延續佳平的驕傲!

佳平部落族人第二次至民族所參與「文物見面會」,本次有許多孩子隨行,傳承kaviyangan 子孫的精神!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佳平部落族人第二次至民族所參與「文物見面會」,本次有許多孩子隨行,傳承 kaviyangan 子孫的精神!
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佳平部落自 2000 年後開始進行文化復振,歷經 20 多年的時間,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從剛返回部落服務的青年,慢慢變成他口中的「奇怪的老人」──耆老。今年準備從公職退休的他,還有很多想完成的夢想,非常期待往後的退休生活,無論是演講、寫計畫、田野調查、組織活動,還是務農、做木工、開怪手,都難不倒他。

cangalj taluviljav 說自己是個急性子,所以在部落工作上沒有培養徒弟,但是面對年輕世代,他反而認為不要急:「也許我們有很多理想,但不要急,可能現在還不是時機。我常常做很多的箭發射出去,有十個要求,只要有兩個要求能夠好好完成就很好了。我這個動作不會只對一個人,會對很多人,這些理念慢慢收割,在不同時間點慢慢收回來。」

老人家說,我們佳平部落的青年就像翹著尾巴的狗,很驕傲、有自信,這個精神要一直延續下去。

cangalj taluviljav 致力於讓後輩有可以榮耀的地方,更期許後輩能承接前人的努力,不要忘記身為 kaviyangan 子孫的責任!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