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研院地圖,在人文大道與適之路一帶,有三間必訪的歷史類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館、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胡適紀念館。如想一次逛個夠,建議在週三或週六共同開館時間造訪。近期有什麼精彩的展覽等著我們呢?據說珍貴國寶即將現身,事不宜遲,一起出發尋寶吧!
博物館裡有動物園?歷史文物陳列館帶你探索甲骨文的秘密
博物館裡住著 3 千年前誕生的動物?這樣的新奇事就發生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中!
歷史文物陳列館的前身為 1958 年成立的考古館陳列室,典藏為數眾多的臺灣與中國大陸考古發掘、歷史文書檔案、民族學標本等重要文物,當中有 22 組件被指定為國寶。其中絕不能錯過的,非「甲骨文」莫屬!
史語所於 1928 至 1937 年,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 15 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其中 1936 年在小屯村北的張家七畝地中,發掘關鍵的 YH127 坑,出土 17,096 片記載殷商王室檔案的甲骨。目前史語所共典藏 2 萬 5 千多片甲骨,是世界上藏有殷墟甲骨個別單位中,精品最多者。
甲骨文是商朝王室執行占卜儀式後,留下的文字紀錄,多刻在龜甲或牛、鹿等獸骨上。首先,用於占卜的牲口需經過祭祀、除肉、鋸削、刮磨等程序,並在甲骨背面鑽鑿數個凹穴。
接著,由商王或貞人(占卜師)提出占卜問題,再由貞人以燒紅的木條末端燋灼甲骨背面鑽鑿的凹穴。受熱後的甲骨會在正面出現類似「卜」字的裂紋,也就是商王判斷未來吉凶的「卜兆」。
占卜儀式完成後,卜官會在卜兆旁或甲骨背面,刻上占卜時間、問卜人物、所問問題,有時也會刻上應驗的結果,而這些「卜辭」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甲骨文」。
許多甲骨文還留有動物的形象,而且與人類生活越密切的動物,其文字的形態變化越多。以「豬」為例,公豬、母豬、閹割的豬、小豬、野豬皆有專屬的用字。
我們也能從甲骨文中看到一些今日已在中國絕跡的動物,例如在 3 千年前河南與山東一帶曾經有「象」的存在。殷墟曾出土玉象、象牙器、象骨器等陪葬品,還有兩座以象獻祭所遺留的象坑。考古學家推測,象群從北方絕跡可能源於西周時代的環境劣化,導致象群逐漸從華北往南遷徙。
甲骨文中也有「象」的身影,除了出現在卜辭中,也曾出現在「習刻」(或稱「戲刻」)中。習刻是為了練字而留下的習作,通常字體生疏歪斜,但也可見刻畫細膩的作品。考古學家就在一塊獸骨上發現一處懷孕母象習刻,翹著長鼻子的母象肚裡還有一隻小象,下方跟著一匹鬃毛直豎的馬、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形象生動有趣!
走進歷史文物陳列館彷彿走進沉睡 3 千年的墓室,館方盡量保持文物出土時的原貌與擺設方式,殘破的青銅器、只剩利刃的大量兵器,均是為了讓文物回歸歷史脈絡,彰顯其歷史價值。
此外,展櫃的設計也藏有巧思,商王墓室出土的文物會以墓室特有的「亞」字形格局擺設。其中一件「鹿方鼎」展櫃還設有階梯,可讓你從高處觀察器底的鹿形銘文,感受考古學家在墓坑內俯視國寶的驚奇!
【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 開館時間:每週三、六、日,9:30 至 16:30 免費參觀
-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 展覽推薦:
- 商王動物園:甲骨中的蟲魚鳥獸
- 商王洗澡要洗熱水—商王的國寶級盥洗用具
- 為己而來—被史家耽誤的女人
- 進擊的大帥─西周大將伯懋父
- 更多資訊:官方網站、官方臉書、開放博物館線上展
開箱新展區!民族所博物館帶你反思當代原民議題
走進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大廳,目光瞬間被牆上一張老照片吸引。這是 1955 年民族所創所所長凌純聲率研究同仁前往屏東來義鄉進行排灣族研究時,與排灣族頭目家留下的珍貴合影。這趟研究之旅不僅蒐集許多民族誌資料,入藏大批文物,也成為民族所博物館的典藏之始。
今日的民族所博物館有 8 千餘件典藏,包含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漢人民俗及宗教文物,以及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地區的民族學物件。當中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就有 3 千多件,多是 1950 年代起人類學家進行田調所入藏,近年也有族人捐贈物件供研究及教育之用。
館方自 2021 年起陸續更新臺灣原住民文化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全族語呈現的「泰雅人的部落與智慧」展區。由助研究員黃約伯(Yobu Losing)諮詢烏來劉立雲長老後,以母語「Squliq 泰雅語」書寫展覽介紹,展出做工精緻的貝珠衣盛裝、三民主義紋樣的當代織布、以泰雅族北勢群的傳統圖紋設計的國小制服等文物。此外,展區也介紹兩檔與野桐工作室、宜蘭縣武塔國小和宜蘭縣史館合作的泰雅族部落共作展,呈現從早期典藏研究到近期與部落合作策展、復振文化的歷程。
以族語敘事的展示概念也出現在達悟族文物展區,策展人臺大人類學系助理教授黃郁茜以「蘭嶼達悟人的美感世界」為主題,介紹當地的古謠文化。走進展區耳邊響起族人吟唱古謠的歌聲,達悟族是世界上極少數不製造樂器的民族,卻流傳著書籍角色般的古謠,記錄下歷代族人的生活點滴。族人以「yato mapei kaviyaviyasen」(吟唱者詩歌由耳朵貫穿聆聽者全身)描述歌聲的優美,展現其獨特聲腔共鳴所營造的美感世界。
民族所也關心正名運動等時事議題,副研究員劉璧榛特別策劃「叫我原住民族!」展區,透過訪談原運前輩,並展出《高山青》雜誌、《原住民》會訊、新聞簡報與歷史照片等文獻,帶大家回顧 1980 年代以來原住民族爭取自治、文化與土地權的歷史。
此區也展出近 20 年來陸續正名的族群及相關文物,包含葛瑪蘭族的香蕉絲織布、撒奇萊雅族及拉阿魯哇族的祭儀服飾等,呈現族人以推動族語、歌舞展演、祭儀與技藝復振等方式獲取社會認同的軌跡。
展櫃玻璃上還隱藏小巧思,當我們在觀看擬真重現的臺南頭社西拉雅太上老君祭壇時,玻璃上若隱若現的族人身影形成一道人牆,讓我們彷彿站在族人身後觀看祭壇儀式。同時也提醒觀者尊重祭壇的神聖性。由此可知,宗教儀式的復振對西拉雅族人的重要性,如今族人仍持續藉此凝聚共識、爭取正名。
民族所博物館期許新的展示能具有當代性,凸顯人類學的研究過程、納入多元聲音、反思權力關係,也反映原住民族文化復振、話語權等議題,進而呈現當代研究型博物館的新樣貌。
【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 開館時間:每週三、五、六,9:30 至 16:30 免費參觀
-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民族學研究所內(胡適公園對面)
- 常設展:凌純聲先生紀念展、臺灣原住民文化展、臺灣漢人民間信仰、三零年代中國南方邊疆民族典藏展
- 更多資訊:官方網站、官方臉書、開放博物館線上展、共作展覽
民主硬漢熱血金句連發!胡適:愛自由比麵包、生命還重要
你可能不認識胡適,但你一定聽過下列這些經典語錄!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這些常出現在校園牆上的箴言、國文課讀的〈母親的教誨〉、歷史課念的德先生與賽先生,讓胡適陪伴我們度過青澀的求學時光。
但你是否會好奇,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與人生際遇造就今日的胡適?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特別在 2021 年 12 月 17 日,胡適 130 歲冥誕當天,開幕新特展「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由經典名言引路,精選大量時論文章,帶我們了解胡適一生追尋的「自由」與「民主」思想,如何萌芽、成熟,又遭逢什麼樣的轉折?
特展展間特別收錄「胡適談自由」演講原音,你可以在胡適鏗鏘有力的演講聲中,閱覽精心整理的文獻,體會胡適「愛自由比麵包還重要」的民主硬漢精神!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民初的知青多少受到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的影響,胡適也不例外,自行改名為「適」,可見西方思潮對胡適的深遠影響。
胡適崇尚個人主義、獨立自主,而這正是自由、民主得以發展的基石。然而,出身東方社會的胡適卻須「容忍」某些習俗,其婚姻便是傳統的「父母之命」。14 歲時由母親為他訂下婚約,儘管心裡抗拒,但為了不讓寡母傷心、不忍未婚妻苦等,終究在 1917 年完成學業後與江冬秀女士完婚、相守偕老。
我們可從胡適留下的書信中,看到他嘗試在自由思想和親情壓力間尋找出口。1917 年 1 月 16 日,他在〈病中得冬秀書〉中轉換了心境,對何謂「自由」有了新的體悟:
豈不愛自由,此意無人曉;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容忍」不僅體現在家庭、婚姻等私領域,更是胡適提倡的自由主義中相當重要的理念,他認為在擁護民主的同時,也要容忍反對黨,保障少數人的自由權利。尤其在《自由中國》刊物活躍期間,一度掛名發行人的胡適更加強調「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希望政府能容忍知識份子對施政的評論。另一方面,胡適對於媒體的職責也有所提醒,今日朗朗上口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就是出自胡適對《自由中國》創刊十週年的勉勵。
可惜 1960 年 9 月雷震案爆發,《自由中國》負責人雷震以涉嫌判亂罪被捕,胡適為其求情未果,深感數十年來爭取言論自由的努力落空,不禁萌生無力與悲哀感,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只能寄望未來世代能實現自由民主理念。
常設展的最後一個展櫃有一本胡適臥房裡的日曆,時間停留在 1962 年 2 月 24 日,這天剛好是中研院第五次院士會議,長年飽受心臟病之苦的胡適出院不久即勉力主持會務,不幸在下午舉行歡迎酒會時病情復發,一代哲人就此與世長辭。
來到中研院,漫步胡適紀念館、故居及墓園,如同閱讀一本前人為民主開路的血淚史。在胡適逝世 60 年後的今日,自由民主已成為臺灣根深柢固的價值,胡適天上有知,應會感到欣慰吧!
【胡適紀念館】
- 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六,上午 9:30~12:00、下午 13:30~16:30 免費參觀
-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 更多資訊:
- 胡適紀念館官網
- 特展「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
- 官方臉書、環景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