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養命的泰北聚落,與人類學家黃樹民

透過人類學,了解歸屬不定的農村

「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家人過世時是燒紙作的「假護照」,讓逝者可以拿著護照到處移動。為什麼會有這個文化現象?中研院黃樹民院士,分享過往田野調查看見的故事。

從雲南逃到泰北,複雜的民族認同

黃樹民用質樸的笑容,回憶先前在「泰北金三角」地區,進行田野調查的生活,這裡住著一群群 1950 年代因為政治情勢而逃離家園,到了異地四處求生的雲南人。

「田野調查時沒有自來水、不太方便,但隨和就好。只是若帶去的書看完了,休息時間比較難耐,有次我只好找了一本錄放唱機的說明手冊來讀」黃樹民說。圖│研之有物
「田野調查時沒有自來水、不太方便,但隨和就好。只是若帶去的書看完了,休息時間比較難耐,有次我只好找了一本錄放唱機的說明手冊來讀」黃樹民說。
圖│研之有物

七八九年級生對於這段歷史可能感到陌生,但這段際遇,透過柏楊所著的《異域》保存下來,並曾翻拍為劉德華等人主演的電影。在 1950 年代,千餘名國民政府軍與雲南人於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從雲南撤退進入緬甸,但卻受到緬甸政府武力驅趕,最後容身於泰國北部,於 1980 年代終於被泰國政府接納為公民,成為邊境的屏障和緩衝。

以上這段文字試圖簡要地傳達歷史淵源,但過程的複雜與辛苦程度,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定論。這些人失去了政治歸屬,也缺乏經濟援助,在被山河切割的山坡地區艱辛地生存,一方面開墾建立農業村落,一方面也參與國際販毒行為。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想爭論,他們到底算是中國人?台灣人?還是泰國人?黃樹民說了一個在當地看見的小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台灣,家人過世時,會燒紙作的車子或房子,但在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聚落,家人過世時是燒紙作的「假護照」,讓逝者可以拿著護照到處移動。

這呈現出當地複雜的民族認同,由於歷史際遇,身處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不認為身分證件是一個絕對的標準,不一定要屬於一個政治實體,或被貼上任何一個標籤限制屬性。最重要的是借地養命,好好活下去。

本文所述的「泰北金三角」地區,許多從中國撤退的雲南人,經過緬甸跋涉至此求生,也就是黃樹民進行田野調查的聚落所在。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樹民提供)
本文所述的「泰北金三角」地區,許多從中國撤退的雲南人,經過緬甸跋涉至此求生,也就是黃樹民進行田野調查的聚落所在。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樹民提供)
在泰北金三角地區的一個村子口,有著一座拱門,兩旁以漢字寫著「皇恩浩蕩」,但並非指中國的皇,而是泰國普密蓬國王,因為 1980 年時泰國普密蓬國王讓這些逃離中國的雲南人變成泰國公民,走出難民身分。圖│黃樹民提供
在泰北金三角地區的一個村子口,有著一座拱門,兩旁以漢字寫著「皇恩浩蕩」,但並非指中國的皇,而是泰國普密蓬國王,因為 1980 年時泰國普密蓬國王讓這些逃離中國的雲南人變成泰國公民,走出難民身分。
圖│黃樹民提供

從種植毒品原料,轉變為永續農業

泰北金三角地區的村落有大有小,約有 30 多個。黃樹民團隊進行田野調查的村落人口較多一些,將近一萬人,其他小村落約為幾十人、幾百人。

自古以來,泰北金三角地區的國家界線並不是很清楚,各個少數民族是跨界存在的,要辨別哪些人來自雲南、哪些人來自廣東,身分證件不一定會顯示,而複雜的國族認同也模糊了識別線索。

有別於過往種植鴉片的艱苦生活,現今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們,轉型經營熱帶水果業相當成功,幾乎每一家都有一個小卡車,將水果載到市集販售,維持不錯的經濟狀況。當地雲南人表示:「 1964 年來這邊定居時,窮得要去幫周邊泰國農民種田收割,但現在情況相反了,變成周邊農村的泰國人要來幫忙耕作。」這些熱帶水果不但以新鮮的方式販售,也加工成罐頭銷售到國外。

位在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們,如何在山坡地依靠農業賺到錢、生存下去?會不會造成環境的破壞?

為了找出答案,當時在美國 Iowa State University 教導「永續農業」學程的黃樹民,受到雲南大學楊慧教授的邀請,再加上清邁大學的地理學和土壤學教授、研究生等人,於 2002~2008 年期間前往泰北金三角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採樣分析土質與水流的成分,並訪問當地的雲南人農民。

黃樹民與雲南大學、清邁大學團隊,選擇芒果、玉米、荔枝樹農地,檢測當地農作對水土成分的影響。圖│研之有物(圖片來源│黃樹民提供)
黃樹民與雲南大學、清邁大學團隊,選擇芒果、玉米、荔枝樹農地,檢測當地農作對水土成分的影響。
圖│黃樹民提供

「我們在村子外面選了不同的農地,芒果園、玉米田、荔枝園,後來還有柑橘園,定期到這邊採土,其中包含乾季和旱季各採一次,分析土壤裡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確認該種農業生產會不會對當地環境造成破壞」黃樹民說明。

(左圖)清邁大學土壤學教授,在果園坡地建造水泥槽,檢測下雨後有多少泥土被沖刷下來。(右圖)清邁大學的研究生,定期在農田附近小溪取水,檢測有無化學肥料的鉛汙染。圖│研之有物(圖片來源│黃樹民提供)
(左圖)清邁大學土壤學教授,在果園坡地建造水泥槽,檢測下雨後有多少泥土被沖刷下來。(右圖)清邁大學的研究生,定期在農田附近小溪取水,檢測有無化學肥料的鉛汙染。
圖│黃樹民提供

根據實地檢測發現,土壤中空氣和水分的滲透率表現,最好的是原始森林,呈現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而玉米這種季節性作物,最不適於山坡耕種,一遇到下雨,表土就會被沖走。

考量經濟生存,若非得在山坡耕作,芒果、柑橘果樹較能保持水土,因為木本科的植物為長年生長,根會扎入土地中。

根據檢測,森林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滲透率最好,其次為芒果園和柑橘園,而玉米田是最差的。 I 型為一般種植方式,O 型為在樹木與土壤接觸的地方,挖一圈盆狀凹槽容納肥料、匯聚水流。( 本資料採樣期間為2003/10/24~2004/6/13,土壤深度為 0~40 公分,橫軸單位為 m3m-3 )圖│研之有物 (資料來源│黃樹民提供)
根據檢測,森林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滲透率最好,其次為芒果園和柑橘園,而玉米田是最差的。 I 型為一般種植方式,O 型為在樹木與土壤接觸的地方,挖一圈盆狀凹槽容納肥料、匯聚水流。( 本資料採樣期間為2003/10/24~2004/6/13,土壤深度為 0~40 公分,橫軸單位為 m3m-3 )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樹民)

從小課本有教山區要注重水土保持,但當人們得在「生存」與「生態」之間要做出選擇時,餓著的肚皮總會讓指尖指向生存。黃樹民團隊希望透過實證的田野調查,提醒人類進行生產活動時,多照顧土地一些,將「永續農業」放在心中,無論是泰北金三角的山坡農地,或是作為台灣高山蔬菜區的借鏡。

種族,是歷史與偏見的產物

柑橘、荔枝、玉米是人們揮汗耕作的產物,而在人類學家黃樹民的眼中,「種族」則是歷史與偏見的產物。

黃樹民回想起,當年剛入學臺大人類學系時,有一個很特別的報到活動,每位新生要被測量頭圍、頭長與膚色等,這其實是「體質人類學」的觀測工作。體質人類學最重要的目的,是從生物演化角度,藉由實際觀測資料,探究各種人類的體質差異與種族概念。

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學名為 Homo sapiens),但事實上,「你是哪種人」卻是後天的地理、歷史、偏見所界定,並非與生俱來。

從人類學這個觀點,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在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們,經歷過往的紛紛擾擾,早已無法界定為中國人、台灣人、或泰國人,而對於這些雲南人而言,考量經濟與文化因素,也已發展出各自的身分認同。

田野調查最大的樂趣、也重要的事──透過實地所見所聞,挑戰自己的偏見。

本文所介紹的田野調查於 2008 年結束,而黃樹民於 2013、2014年又再次回到泰北金三角。「雖然這個聚落很偏遠,但是很奇特,完全是全球世界的縮影,你在外面看到的戰爭鬥爭、權力更迭,都用縮小版的形式體現在這個聚落裡。」黃樹民感慨地描述當地的社會變化。至於農業經濟活動,許多農民則於山坡地改種咖啡樹,因為市場價格較好。

只要有人,就有江湖,藉由生產活動也和環境一起譜出各種值得探究的故事。生活在 Google 普及的鍵盤調查時代,若對某個地區有所好奇,不如實地走訪、親眼探索,將能獲得顛覆既定印象的驚喜或感悟。

2017-07-13

採訪編輯|林婷嫻
美術設計|張語辰

延伸閱讀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