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今年的活動?
想一網打盡今年的精彩活動?請跟我這樣做,先到 2023 院區開放網站,點擊「活動檢索」,會出現「10/14 兒童科普日」、「10/21 院區開放」兩個選項,可點擊選項進入瀏覽活動。
進入檢索頁面後,可根據參觀需求,設定想要的活動類型、適合年齡、實體或線上活動、是否需報名等資訊,就可篩選出適合的活動。
例如家中有國小年紀的小朋友,喜歡有互動體驗的實體活動,希望不需報名即可參加,建議活動檢索可設定如下 :
要怎麼報名活動呢?
今年有 100 場活動需要事先報名,建議參加活動前先確認是否需報名。報名採登記抽籤制,只需 6 個步驟就有機會參加心儀的活動喔!
- 請先在中研院院區開放網站註冊會員並登入。
- 登記報名期間為 9/18 上午 10:00 至 10/1 下午 23:59
- 在「活動檢索」頁面選擇「需報名」查詢,並點選想參加的活動。
- 在活動頁面點選「我要登記」,後至【會員管理】→【已登記活動】中排列各活動參與的志願序,並點選「送出登記清單」按鈕,完成登記程序。
- 每人可登記最多 10 個活動,可隨時調整志願序,會以登記期限內最後送出清單為準。
- 10/2 上午 9:00 開始電腦抽籤,抽籤結果可於同日上午 11:00 後,登入會員至【已報名活動】中確認。
如沒報名成功,活動前還有遞補的機會。若有民眾已報名但無法參加,於事前取消報名,系統將自動遞補候補人選並主動寄信通知。民眾也可至【會員管理】確認,部分活動可能因實際人數差異,視情況釋出現場補位名額。
我擔心自己籤運差,有可以直接參加的活動嗎?
今年有超過 7 成活動不需事先報名,只需點選「不需報名」選項,就能輕鬆查詢哪些活動可以直接前往。查詢結果顯示,10/14、10/21 兩天,共有 122 項活動不需事先報名喔!

想要從玩樂中學習?生物化學研究所「手遊解讀基因密碼」帶你動手串起彩色的串珠,體會遺傳訊息的傳遞機制。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魚類森友會:化石化石你是誰?」透過闖關遊戲,介紹臺灣出土的海洋生物化石,闖關成功可玩扭蛋機,扭出多種萌獸禮物呦!

喜歡聽歷史故事嗎?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民族所博物館、胡適紀念館、近史所檔案館皆開放參觀、推出互動遊戲。臺灣史研究所也策畫「彩繪臺灣—紙上環島趣」活動,歡迎親子一起彩繪大尺寸的〈臺灣鳥瞰圖〉,從這幅 1946 年發行的地圖認識臺灣的特色產業與觀光景點。

更多寓教於樂的兒童科普活動,歡迎上活動官網查詢,一起全家出遊吸收滿滿科普知識!
90 分鐘主題演講:AI 交響 ∕ 想曲:音樂、語言、哲學
今年主題演講聚焦最夯的「生成式 AI」!由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攜手三位研究人員,帶來 90 分鐘短講,介紹生成式 AI 的運作原理、實際運用,探索如何在 AI 時代塑造自己的思想風格。
聽說 AI 將現身演講現場!究竟 AI 長什麼樣?想說什麼?快手刀報名,一起進入生成式 AI 的世界。
時間:10/21 上午 10:30~12:00
地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3 樓國際會議廳
活動報名
【講題一:音樂人工智慧面面觀】
主講人:蘇黎副研究員(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蘇黎老師將介紹如何運用音樂人工智慧的辨識與生成技術打造虛擬音樂家,探索人工智慧如何影響當代音樂受眾行為、音樂生產工具、音樂研究方式等,看見未來多媒體世界的多元樣貌。
📖延伸閱讀:
今晚,想來場臨時音樂會?讓 AI 虛擬音樂家幫你實現!
天才莫札特的傳說很狂?現在只要一鍵就做得到!
【講題二:隨時隨地談天說地?AI 語言模型助你暢所欲言!】
主講人:古倫維研究員(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古倫維老師長期鑽研自然語言處理,除了 AI 基礎研究,她也研究 AI 如何「看圖說故事」以及用 AI 處理假新聞議題,這場演講她將分享 AI 的演變歷程,解構大型語言模型和深度學習。
📖延伸閱讀:
打造「聊」癒系機器人!看圖說故事,AI 也略懂略懂
你跟上了嗎?今天就懂 ChatGPT!
【講題三:在 AI 時代重塑生命及思想風格】
主講人:黃冠閔研究員兼所長(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今日的 AI 能完成許多複雜的任務,但也反過來訓練我們適應 AI 的運作與思維方式。黃冠閔老師將帶大家轉向思考,追問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否合理,如何在 AI 時代塑造自己的思想風格。
📖延伸閱讀:
跨域靈感激盪!藉 ChatGPT 熱潮探討「智慧」的前世今生
迎接 AI 時代的風險與機遇 思想櫥窗跨域暢談可能解方
經典再現!10/21 院區開放亮點活動
【成果展示:去碳燃氫】
把天然氣轉變成氫氣!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為了降低碳排放,發展低碳電力相當重要。臺灣目前主要使用天然氣發電,雖然排碳量較燃煤發電低,仍屬高碳排的發電方式,若要達到 2050 年淨零排放,需要更多的低碳電力。中研院陳洋元團隊應用天然氣電漿裂解的理論,打造「去碳燃氫」(methane pyrolysis)裝置,使得燃氣發電可以更進一步減少碳排放,目前成果已接近歐盟需求,預計陸續擴大運用至商用發電機組。
主辦單位:中研院物理研究所
時間:10/21 上午 9:00~下午 16:00
地點:物理研究所 1 樓大廳
活動資訊(不需報名)
📖延伸閱讀:去碳燃氫技術:為淨零的未來撐出改變的機會!

【探索 mRNA 技術,是金子還是砂?】
在 COVID-19 疫情爆發期間,mRNA 疫苗的成功為全世界帶來希望。mRNA 是什麼?它將如何改變未來的醫療技術?透過這場演講,江柏政博士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揭開 mRNA 的秘密。
無論你是否具備生物學背景,這場演講會從基本的生物學概念開始,解釋 RNA 以及它在細胞中扮演的角色,包括如何傳遞基因訊息及製造蛋白質的過程,希望讓每個人都能夠理解 mRNA 的核心概念。
主講人:江柏政博士(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
時間:10/21 上午 10:30~11:50
地點: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C 棟 2 樓國際會議廳(C201)
活動報名
📖延伸閱讀:
我們體內竟然住著剪接師!RNA 剪接研究
解析棘蛋白結構──新冠病毒變異株如何增強傳染力,巧妙躲避免疫系統?

【馬太鞍阿美族原住民藤編鑰匙圈手作 DIY】
2022 年花蓮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與中研院民族所合作,迎接離家超過一甲子的文物返鄉展出,並從展出的服飾、藤編、漁獵等物件中學習傳統技藝、傳承祖先的智慧。本次活動邀請到馬太鞍原夢工作坊,將現場演示黃藤編織技藝,教大家簡單的編織技巧,手作精美的鑰匙圈帶回家!
主講人:原夢工作坊陳美蘭、黃俊龍
時間:10/21 上午場 11:20~12:00、下午場 14:20~15:00
地點: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活動報名
📖延伸閱讀:心繫傳承與流變—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展出

【基於深度強化式學習的遊戲 AI】
如果你喜歡玩遊戲和下棋,這場演講絕對不能錯過!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吳迪融助研究員將帶你進入「深度強化式學習」(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世界。遊戲是理想的演算法測試場所,相對於複雜的真實世界,遊戲環境容易控制且能重複使用。
還記得 2016 年的 AlphaGo 嗎?它結合深度強化式學習和搜尋算法,成功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乭!此後,許多深度強化式學習演算法,如 AlphaZero、MuZero 等,在其他電腦遊戲中展現超越人類的表現,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演算法在訓練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人類知識。想知道這些超酷的演算法如何運作嗎?快來揭開深度強化式學習的神秘面紗!
主講人:吳迪融助研究員(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時間:10/21 上午 10:40~11:05
地點:資訊所新館 106 演講廳
活動報名

【喝酒臉紅是好事嗎?】
小心!喝酒臉紅是乙醛累積的警訊!代表體內缺乏醛類代謝基因 ALDH2,臺灣人醛類代謝基因 ALDH2 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高達 45% 民眾有此基因缺陷。國際癌症研究署研究指出,飲酒所產生的乙醛為一級致癌物,喝酒會臉紅的人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風險較一般人高 20 倍。世界各國最近紛紛修改飲酒指引,明確表示酒精攝取已無所謂的安全值,能少喝就少喝。
主講人:張以承合聘助研究員(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時間:10/21 下午 14:00 – 15:00
地點:生醫所地下室 B1C 演講廳
活動資訊(不需報名)

【卜卦可以有什麼意義?】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今年院區開放的主題是「易經」,特別設計密室逃脫遊戲、彩繪八卦圖小布包、古代算命師服裝體驗、解讀易經牌卡等活動。專門研究「易學」的陳威瑨副研究員將帶來主題演講,從中國傳統經學、哲學的角度,介紹易經的根源,並透過重要哲學家朱熹的論點,思考我們對卜卦可以擁有的態度。
主講人:陳威瑨副研究員(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10/21 上午 10:00~11:20
地點:中國文哲研究所地下室多用途空間
文哲所完整活動資訊

【在臺灣誕生的 YOLOv4 及 YOLOv7】
YOLOv4 和 YOLOv7 來自臺灣,它們是全球知名、又快又準的物件偵測技術!開發契機是 2018 年中研院資訊所團隊與義隆電子的攜手合作,利用 AI 電腦視覺技術,在桃園機場附近的路口安裝特殊攝影機,即時擷取交通數據,試圖改善交通問題。為了讓電腦可自動從拍攝畫面提取交通參數,中研院團隊開發出創新的物件偵測算法 YOLOv4,以及目前最新版本 YOLOv7,幫助我們更了解交通流量與車輛行為。
主講人:廖弘源特聘研究員(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時間:10/21 下午 13:30~13:55
地點:資訊所新館 106 演講廳
活動報名
📖延伸閱讀:
一眼揪出你有沒有超速!物件偵測技術: YOLOv4
人工智慧再進化,開啟電腦新「視」界 !

【糖—胰臟細胞的甜蜜毒藥】
胰臟可產生胰液,經過胰臟的腺管送出到小腸,幫助食物分解。同時,胰臟可產生胰島素和升糖素,直接經由血管送到身體各處來調節血糖。那麼,糖為什麼是胰臟的甜蜜毒藥呢?一起來基因體中心聽演講吧!
主講人:胡春美助研究員(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時間:10/21 上午 11:00~11:50
地點:基因體研究中心1樓演講廳
活動資訊(不需報名)
📖延伸閱讀:
糖進入胰臟細胞後會產生致癌的糖化作用-胡春美博士
保護您的胰臟,要「少糖」!

【來讀古人書:小型書展 ∕ 專題演講 ∕ 製本體驗】
電子資料庫的發達讓閱讀古代著作不再是難事,卻讓我們跟紙本書的距離變得遙遠。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特別推出系列活動,展出善本古籍相關研究著作,邀請本院明清檔案工作室任家鳳女士介紹內閣大庫檔案的典藏故事,還有手工書 DIY 活動,由專業製本師帶你應用古籍中的動、植物圖騰完成獨一無二的線裝書。
地點: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 樓
活動資訊:
- 小型書展 9:00~17:00
- 專題演講 10:00~11:00
主持:陳熙遠(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主講:任家鳳(中研院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 - 製本體驗(活動報名)
場次一 | 《本草圖譜》場 13:30~15:00
場次二 | 《水族四帖》場 15:30~17:00
📖延伸閱讀:清朝詔書大發現!皇帝原來這樣想

中研院怎麼去?
-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
- 交通:中研院周邊停車不易,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先搭乘捷運板南線到「南港站」或「南港展覽館站」,再轉乘公車至「中研新村」或「中研院」站下車即抵達。
- 公車:
1. 「南港站 2 號出口」出站右轉換乘公車 212、270、藍 25。
2. 「南港展覽館站 5 號出口」步行至對面換乘任一班公車。 - 免費接駁車:
1. 接駁時間:10/14 及 10/21 早上 8:30~下午 16:30
2. 停靠站點:南港展覽館站 ↔️ 中央研究院(循環繞行,上下車同一處)
3. 班車間距:每 10~15 分鐘(視現場交通情形)
活動地點怎麼找?
想快速找到活動地點、了解各場館有哪些活動?請在活動官網「活動地圖」中點選「互動地圖」,幫你迅速找到目的地。
另一個小撇步是鎖定中研院的三個大門,三處入口附近皆設有接待處,分別對應生科大道、數理大道、人文大道,同一領域的場館通常坐落於該大道上。掌握這個原則,就能縮短大海撈針的時間。

中研院怎麼吃?
中研院大門處有兩家便利超商,周邊也有多家餐飲店,當天院內還有以下餐飲選擇:
- 學術活動中心 1 樓美食街、摩斯漢堡
- 蔡元培紀念館 Trine & Zen Café
- 北雲中餐廳
活動當天如遇好天氣,也歡迎自備餐點來中研院野餐,用餐休憩區可選擇:行政大樓前草坪、學術活動中心前廣場、傅斯年圖書館前、統計所前廣場、生態時代館廣場等地。
2023 中央研究院兒童科普日於 10/14 率先登場,院區開放日於 10/21 緊接登場,9/18~10/1 需報名活動開放線上登記抽籤。更多活動資訊請參考活動官網,一起來開箱中研院的科研及人文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