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神為何同行?區域豪雨和旱災的科學成因──專訪劉紹臣
隨著全球溫度的增加,區域大雨越來越大、小雨越來越小…
隨著全球溫度的增加,區域大雨越來越大、小雨越來越小…
一朵雲,其實不是真的「一樣東西」,只是彼此關係很淺的一團水珠的集合…
冬天打雷→氣候寒冷→民不聊生→發生動亂?!
南科園區曾是海洋,隨著洪氾沖積成平原,距今 5000 年前人們來到此地,運用各種環境資源謀生存…
生物如何適應這麼劇毒、嚴峻的環境?未來的海洋環境可能就是這樣,我們有必要了解他們是如何適應,以瞭解未來生態系的演變。
動物在稍微匱乏下開始合作行為,反而讓族群達到最大。人類解決資源分配問題的方法,常常是開發更多資源,但如果開發之後社會成員的行為卻更加自私,就會適得其反。
「很多人聽到我在研究海洋,就以為我是在研究魚,但其實不是,海洋中物質的循環機制才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最核心的問題!」何東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