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是一種時空膠囊」 專訪石守謙

藝術史研究什麼?

許多專家看到古代的藝術品,可以很快地鑑定作品好壞,但沒有去問「為什麼」,例如:為什麼繪畫方式會從 A 發展到 B ?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本文專訪中研院石守謙院士,了解經歷時空篩選保存的藝術品,能傳遞哪些文字無法記載的故事。

iPhone 不會從第 1 代跳到第 8 代,中間會經歷許多轉變過程,藝術作品也是。──石守謙

問歷史中的藝術作品,可以說哪些故事?

答以 James Cahill 所寫的這本書為例,書的標題由左向右讀,文字的閱讀是單向的,有某一種傳遞訊息的方式。但書封下方的美女圖畫,閱讀沒有方向,每個人讀到的訊息可能也不一樣。

這本書的作者研究發現,這種橫向畫了美女的畫像,很可能是放在古時聲色場所,代表著店裡的名花,客人就會被吸引進去消費。圖│研之有物
這本書的作者研究發現,這種橫向畫了美女的畫像,很可能是放在古時聲色場所,代表著店裡的名花,客人就會被吸引進去消費。
圖│研之有物

這幅美女圖是 18 世紀中國畫家的作品,畫家安排了一個欄杆,這些美女倚靠在欄杆上,手往觀者的方向伸出去,「觀者身處的空間」容易和「美女身處的空間」連接,在視覺上創造一股吸引力。

這個處理空間的繪畫方式,來自 18 世紀中國的畫家學會西方的透視法,這也可以了解為什麼 16、17 世紀時的畫家不會畫這種畫。

我們運用這些圖像,去談一些原本我們不知道的歷史:為什麼要畫下這幅畫?裡面包含哪些訊息?觀眾看到了有什麼心得?

另外,原本知道的歷史幾乎是帝王將相,「女人」在文字上被記載得很少,但保存女性形象的「圖像」卻很多,藉由這些圖像也能了解女性的歷史。

問什麼時候開始對藝術有興趣?

答我出生的時候,天空出現一道祥光……這可能是你們想聽到的答案?

讀初中時,我去故宮博物院看古畫,不知道這個畫和那個畫有什麼差別?看起來一模一樣,標題也都差不多,都是四個字。

雖然我小時候有學過畫,也很有興趣。讀臺大歷史系時參加「視聽社」社團,幫忙畫海報。但真正重要的改變是大三時,看到故宮博物院一位書畫藝術專家──李霖燦老師,每週來上一次課,運用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介紹古代書畫藝術。

我很想知道,不同古畫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後來考了臺大歷史研究所的「中國藝術史組」,也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藝術史。

問為什麼研究「藝術史」?

答我們原來的教育中,是沒有藝術的,只有一些美術課,很多老師也把它拿來上其他的課。現在的美術課就是要你畫畫,但藝術的教育有一部分是「欣賞」,而「歷史」這部分是必要的。

例如,很多人可能會跟我第一次到故宮有同樣疑問:「這幅畫和那幅畫,有什麼不一樣?」或是「那些聰明的藝術家,到底好在哪裡?」很多人也怕帶外國朋友到美術館,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畫作。我們花那麼多錢蓋美術館,假如沒有人想了解它,它只是收藏一些「舊東西」。

投入藝術史領域,最基本就是想了解這些問題:這幅畫真的這麼好嗎?好在什麼地方?有沒有辦法說給小孩子聽懂?

為什麼 2017 年的「現在」長這個樣子?「藝術」本身也有同樣的問題。藝術的歷史,並不是一個畫家和一個畫家接龍,有更多變化原因,而藝術史就是為了探討這個問題。儘管每個人會有各自嘗試給出來的答案,你不見得會滿意,就像《蒙娜麗莎》這幅畫有各種解讀。

問藝術史最有趣的地方?

答一般認知的歷史研究是挖掘「文字」,會從小說、報紙、各式各樣的文獻資料來建構歷史。但別忘了,有個東西叫「時空膠囊」,經過時空篩選而留下、某個時空的作品,就是「藝術品」。我們研究藝術品本身,而去討論它的歷史。

杯子這種物品像是「時空膠囊」,保存創作者當下的情境、心情。圖│研之有物
杯子這種物品像是「時空膠囊」,保存創作者當下的情境、心情。
圖│研之有物

以這個杯子為例,這是我太太二十年前學陶藝做的杯子,留下來給我用,在一百年後可能變成某一個藝術史學家的研究對象。這就是一種時空膠囊,讓人可以想像創作者當時學習創作的模樣、做完作品的高興、還有老師在旁邊指導的情境。

物品本身具有時空的溫度、歷史的觸感,而這不是文字可以保留的。

若 100 年後的研究人員,要了解現在我們的生活,他光看報紙有用嗎?不夠,他還要了解我們現在在玩的電動遊戲、所有的視覺文化。而這些視覺文化,也會進而影響 100 年後他們的視覺文化,因為人不是片段片段地生活。就像你今天穿的衣服樣式,可能受了 30 年前的影響,如果把這中間的歷史聯繫切斷,不會出現當今的衣服樣式。

問藝術史研究,最困難的地方?

答藝術史研究需要很多圖像資料,在我讀書的年代,圖書館是唯一有機會看到很多畫作的地方,但是你一翻開書,會發現「欸~要看的那張不見了!」,被其他人撕走了,因為當時原版書比較貴,台灣也不容易買到,圖片資料就變成研究和教學的瓶頸。

搜集藝術品的資料圖片,是最辛苦的過程。

後來我回到臺大歷史研究所教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先建立一個圖書資料室,搜集一些重要的圖錄或是有作品圖像的書。還有去買藝術品的黑白或彩色相片,例如有些博物館經過申請會幫你照相。有時候去看藝術品收藏,若對方願意讓你照相,我自己也會拍一些藝術品的幻燈片。就這樣一點一滴收集起來,放到學校讓研究生使用。

「當時在暗房看見自己從各處搜集回來的藝術品照片,在藥水裡逐漸顯影,當下真的很有感觸」石守謙說。圖│研之有物
「當時在暗房看見自己從各處搜集回來的藝術品照片,在藥水裡逐漸顯影,當下真的很有感觸」石守謙說。
圖│研之有物

現在,圖像的取得方便很多,以故宮收藏的山水畫為例,儘管它可能不是天天展出,但透過故宮數位化的資料,我們就能用來研究。但是現今各個博物館和美術館,彼此還沒有聯合的圖像資料庫,技術上可以克服,但有很多文化和人事上的問題,這是未來藝術史發展的關鍵。

宋,范寬,〈谿山行旅圖〉。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資料開放平台
宋,范寬,〈谿山行旅圖〉。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資料開放平台

問有看過跟「藝術史」相關的電影或戲劇嗎?

答你們有沒有看韓劇《師任堂,光的日記》?其實〈金剛山圖〉在歷史上是沒有的,但「安堅」這個人物是有的。

這個編劇很了不起,從真實歷史中安堅的〈夢遊桃源圖〉發想出劇中的〈金剛山圖〉。將藝術歷史中的名作,很用心地轉變成電視劇,李英愛演的主角就是一位美術史研究者,甚至劇中壞人也是美術史研究者。

15 世紀時,安平大君夢到和朋友到桃花源遊玩,醒來後就叫安堅畫成《夢遊桃源圖》。而這幅畫到了 2017 年,延伸成為李英愛主演的韓劇《師任堂,光的日記》。圖│Ahn Gyeon (http://gongu.copyright.or.k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15 世紀時,安平大君夢到和朋友到桃花源遊玩,醒來後就叫安堅畫成《夢遊桃源圖》。而這幅畫到了 2017 年,延伸成為李英愛主演的韓劇《師任堂,光的日記》。
圖│Ahn Gyeo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更之前有《天機:富春山居圖》,很差的片子,跟〈富春山居圖〉的山水畫內涵沒什麼關係,只是變成一個搶寶物的目標,這個叫「消費」藝術品。融合歷史、文化,才能算是講故事。

問台灣本身「藝術史」的發展,經歷哪些過程?

答傳統的歷史研究領域,本來沒有藝術史。 20 世紀中期,受到美國的影響,台灣才誕生了「藝術史」這門現代學科。

10 世紀的山水畫本來就存在,但以前沒有被當成一個學問的對象。

1950 年韓戰之時,當時台灣的戰略位置,強化了台灣和美國的結盟關係,後續作用是在文化、學術交流上有更密切的互動。 1965 年故宮博物院在外雙溪開館,後來在 1983 年創刊《故宮學術季刊》。而 1970 年故宮辦了一場世界性的「中國古畫研討會」,全世界相關領域重要的學者都來了。

1960 年代之後,許多美國華裔或歐美的藝術史學者,來到台灣參觀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或發表學術文章,現代化的藝術史研究也就引進了台灣。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1960 年代之後,許多美國華裔或歐美的藝術史學者,來到台灣參觀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或發表學術文章,現代化的藝術史研究也就引進了台灣。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1 年,故宮博物院和臺大歷史研究所合作,增設「中國藝術史組」,台灣正式進入藝術史的學術領域。研究青銅器的陳芳妹老師是第一屆的研究生,我是第五屆。西洋藝術史則因為當時圖像和出版的資料不夠,就先發展中國藝術史。

20 世紀初期,創立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傅斯年先生,也將「藝術史」納入未來的研究領域。因為當年傅斯年先生到歐洲留學時,接觸到這個新的研究,認為用「藝術品」作為研究對象,有它的重要性。

藝術史雖然是一門歷史學科,但這門學科本身的歷史很短。

台灣的藝術史發展到現在,勉勉強強算是 50 年。這領域的人不算多,但逐漸有多了ㄧ些,現在大學的通識教育也有機會接觸到藝術史。

問藝術傳播過程中,有與現今韓劇、日劇類似的交流嗎?

答以前因為圖像資料的條件限制,藝術史以中國藝術為主,後來台灣本地的藝術慢慢興起,變成藝術史中一個研究領域,到了現今,我們又將藝術史擴大到「東亞」範疇。

台灣雖然韓劇和日劇很興盛,但我們對於韓國和日本文化歷史認識不多。但無論是十世紀的「理想山水」,例如描繪桃花源的圖繪,或十六世紀後期因為旅遊風氣興起的「實景山水」,描繪超乎一般人視覺經驗的奇特山水,都透過當時的使節、僧侶或商人傳播,在中國、韓國和日本之間相互交流,並發展出各自的特色。

以瀟湘八景為例,在中國多為卷軸畫,傳播至朝鮮轉變為小正方形的畫稿,後來日本又興起為畫在大型屏風上的襖繪,不同尺寸會為山水畫的畫面配置與內涵帶來不同改變。

去掉中心主義,才能看見藝術品在東亞各區域中,如何「再造」一個適合當地文化與社會的「化身」。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