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氣預報看發電──郭志禹的「風中奇緣」

為什麼要研究「風力發電」與「氣候」的關係?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但要把風力運用於生產能源,「可預測性」是極其重要的條件。中研院應科中心郭志禹副研究員,將氣象預報所使用的 WRF 模型,比對在風場實際測得的天候數據,再把得到的結果應用於風力發電的效能預測上。對於能源政策的擬定、資源配置、機械設備維運時程安排等,都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
風力發電汙染低,是絕佳的綠色能源。中研院應科中心的郭志禹副研究員,目前進行的研究,就是以這個領域為核心。攝影│張語辰
風力發電汙染低,是絕佳的綠色能源。中研院應科中心的郭志禹副研究員,目前進行的研究,就是以這個領域為核心。
攝影│張語辰

風電:台灣綠能產業的重要命脈

風是什麼顏色?迪士尼電影《風中奇緣》裡的寶嘉康蒂公主,問了這個難解的問題。但對郭志禹來說,這問題一點也不難。

風,是綠色的。

人類利用風力的歷史非常悠久,從文藝復興時代就開始了。到了 1970 年代,北歐掀起了一股研發再生能源的熱潮,開始使用幾十層樓高的大風車,從看不見的風中,攫取能源。

台灣海峽的兩側,就是目前全球最佳的風場之一,此處的冬季季風,堪稱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優質風力資源,讓風力成為台灣擁有的穩定再生能源,僅次於水力、更勝太陽能。有如此出色的風能條件,需要有好的學術研究來輔助。

以往,台灣綠能產業界關注的是如何製造效率更好的發電設備,然後外銷獲利。但既然台灣訂下了廢核的長期目標,又要同時減少碳排放,再生能源這個領域,就需要轉個彎,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對風力發電的「使用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風力的「可預測性」。

這就是郭志禹研究最初的問題意識。透過風力,今天可以發多少電?明天、後天、下週又是多少?這攸關如何調配各種發電方式的基載配置,是使用者必須知道的答案。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郭志禹沒有氣象學的背景,卻一頭埋進了天氣的預測模型裡面。

WRF:局部地區天氣預報的關鍵模型

風力發電可以算是一門「看天吃飯」的生意,要懂得「看天」,氣象預報就是一門必修學分。 WRF 模式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是由美國數個科研機構在 2000 年開發成功、氣象學界用來預測「局部地區」天候狀況的模型。郭志禹的研究團隊,也是採用這套模型做為研究基礎,並且選定風力條件極佳的彰化沿海「福海電場」作為研究場域。

彰濱一帶,整個冬天都吹著強勁的東北季風,平均風速可以達到每秒 12 公尺以上(相當於六級風),這是福海雀屏中選成為研究場域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郭志禹研究團隊和經營此地風場的永傳能源公司,有十分愉快的合作研究經驗。永傳在此架設的測風塔,提供了很珍貴的研究數據。

「雖然測風塔是很傳統的工具,但那些頂尖科技,不管是衛星影像、雷達回波等等,還是需要它的數據來進行校準,是非常重要的設備。」郭志禹形容著科技「反璞歸真」那一面。

於是,在把 WRF 的模擬資料和場域的真實數據比對之後,郭志禹的團隊發現,兩者相當吻合,足見 WRF 模型對於福海風場一帶的氣候狀況,有不錯的預測能力。

在福海的風速與風向上,WRF模型的預測(紅線)和實際測得數值(藍線),走勢相當一致。 資料來源│郭志禹
在福海的風速與風向上, WRF 模型的預測(紅線)和實際測得數值(藍線),走勢相當一致。
資料來源│郭志禹

尾流:影響風場風速的 X-factor

在掌握 WRF 模式的預測能力之後,郭志禹團隊的挑戰才正要開始。台灣的風力資源固然全球數一數二,但面積上卻不如北歐的北海風場那樣遼闊。因此,「地狹機稠」成了在地風場的特殊現象。可能每隔 10 公里就有一處風場,讓台灣海峽像是風場的集合住宅,空間一擁擠,鄰居之間難免容易有糾紛。

風場與風場之間,會不會相互干擾影響呢?這是郭志禹企圖解答的下一個問題。「尾流」,就是這個問題中的關鍵因素。

風機擾動大氣後,產生可能綿延 30 公里長的「尾流」,會對於風場中的大氣狀態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圖為尾流結合凝結水氣的壯觀畫面。 資料來源│Vattenfall
風機擾動大氣後,產生可能綿延 30 公里長的「尾流」,會對於風場中的大氣狀態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圖為尾流結合凝結水氣的壯觀畫面。
資料來源│Vattenfall

三十層樓高的風機,轉動著巨大的葉片,就好像是矗立在海中的一支支巨大打蛋器,雖然不至於把大氣攪成一鍋蛋花湯,但的確會改變風場中大氣的混合機制,連帶對於水氣凝結、降水的分布,以及熱傳導的物理系統,都會造成影響。

「尾流」對於風力發電影響最鉅的,就是減弱風速。

風機的扇葉從空氣中汲取了動能,那風的速度自然會隨之下降,下降的程度,會隨著距離慢慢遞減。郭志禹的研究團隊,分析大量的數據之後發現,風通過風機之後,風速下降超過 1 公尺(每秒)的區域,面積竟然廣達 100 平方公里左右。

速度下降 1 公尺(每秒),有那麼嚴重嗎?別小看這 1 公尺,請看這張圖表:

風速與發電功率關係圖。彰濱一帶平均風速為 12(m/s) ,但若下風處的風機受到上風處的風機尾流影響減弱風速,發電功率就會下降。 資料來源│郭志禹
風速與發電功率關係圖。彰濱一帶平均風速為 12(m/s) ,但若下風處的風機受到上風處的風機尾流影響減弱風速,發電功率就會下降。
資料來源│郭志禹

從圖中曲線可以發現,風速大約在 12(m/s) 以上時,可以進入最佳的發電效率。彰濱一帶的季風平均風速,正好就落在這個區間。然而,若風速受上游風場影響稍稍下降,來到 9-10(m/s) 左右,發電效率衰退會非常明顯。在這個範圍裡,差 1 公尺,即可能造成二到三成發電效率損失。

再加上前面提及的,台灣風場如此密集,上風處的第一台風機,可以當頭好壯壯的領頭羊,下風處的第二台就沒那麼好運,第三台、第四台……尾流效應依序疊加,最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除了發電效率之外,尾流導致忽快忽慢的風速,也會減損下游風機的使用壽命,連維運成本和時程都要重新估計。

郭志禹團隊的這個發現,對風力發電產業來說彌足珍貴。未來將可以據此,把天候及尾流因素納入考慮,提出更佳的規劃,甚至建立精準的預測模型。

「就像漁民看電視會看漁業氣象,我們要做的就是風力發電產業可以看的『風電氣象』!」郭志禹笑著說。

土木營建與海洋工程技術:台灣發展風電遺失的那塊拼圖

話鋒一轉,郭志禹提到了自己在學術之外的興趣,是潛水。國內外許多海底勝景,都是他探訪的目標。在幾次潛水的過程中,他看到了海底的沉船、或是人工魚礁,裡面豐富的海洋生態,讓他印象深刻。

從那時起他就深信,「人為改變」並不一定會對於環境產生傷害,重要的是人類要在與環境的共存方式之中,取得「環境保護」和「經濟開發」的平衡。環評,只是起點,後續對於環境的監測更重要。講到這,郭志禹對於當前的風力發電政策規劃,提出了重要的意見:

台灣要發展風力發電產業,真正關鍵的該是土木營建與海洋工程技術。

此言一出,讓採訪的我們有些意外,畢竟土木並不是他的學術領域,跟這份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成果也並不相關。

但郭志禹表示,在外海架設風機,風場地質會影響風機基礎。彰濱海底的沉積地質太過鬆軟,對於常常會因風向而「側向受力」的風機來說十分不利,風力從迎風面不斷推拔風機。要克服這個因素以及在離岸環境下施工,土木營建與海洋工程技術才是關鍵。

風力發電並非只是買一台風機「種」在海裡就好,怎麼「種」關乎地質與風向,累積這些工程經驗能變成台灣發展風電的資產。圖片來源│iStock
風力發電並非只是買一台風機「種」在海裡就好,怎麼「種」關乎地質與風向,累積這些工程經驗能變成台灣發展風電的資產。
圖片來源│iStock

郭志禹認為,外國的風機相關機電與系統整合科技領先台灣許多,與其競逐利潤日低的風機製造外銷的產業模式,不如正視利用在地的優勢,強化風機基礎與支撐結構設計與工法,累積具參考價值的珍貴數據資料,再拿來和外國進行技術交流。

這一段,雖然不屬於他的直接研究範疇,但述說時,郭志禹表情中蘊含的積極熱切仍未絲毫減少。或許是因為對他來說,做研究從來就不只是做研究。怎麼幫助這塊土地、這個世界更好,才是他心中不曾動搖的想望。

2017-06-05

採訪編輯|黃楷元
美術編輯|張語辰

延伸閱讀
  • 郭志禹的個人網
  • 郭志禹 (2017 年 1 月 13 日) 。 An Application of the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 in Wind Farm Development, 2016 【演講資料】。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