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的進香大軍
1984 年,張珣第一次隨著中研院民族所團隊,參與媽祖進香遶境。六、七萬的香客,黑壓壓一片,步行路程沿途沒有路標,要走往哪裡?
跟隨著長長的進香隊伍,張珣腳底起泡,步履維艱,但舉頭望去,身旁盡是年邁長者。她好奇一問,這才知道長者們是多年的香客,雖然沒有進香指南,他們依舊可以按照百年來既定的路線,從大甲鎮瀾宮前進北港朝天宮。
百年來,信徒沿著清代的進香路線,徒步從一座廟宇再到另一座廟宇。作為全球最大的宗教活動之一,「媽祖遶境」已從日治時期的幾百人,暴增為今日十萬進香大軍。進香遶境究竟藏著什麼神秘力量?為什麼廟宇年年都要進香?
進香:神明的靈力充電站
進香就像神明的靈力「充電站」,由信徒隨侍保護神明,返回老廟或母廟增添靈力。
民間相信,神像的靈力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需要透過「謁祖割火」的儀式,重回祖廟拜見祖先、分取香火,重新帶回靈力。
例如,以前大甲鎮瀾宮到北港朝天宮進香,鎮瀾宮帶著香火爐前往,由朝天宮舀出三瓢香灰讓鎮瀾宮帶回。香灰即是神明的靈力,也是整趟進香行最重要的儀式與核心價值。
張珣指出,進香隱含飲水思源、尊卑長幼有序,廟宇之間有母子、姐妹關係,透過進香來確認彼此的淵源。因此,也有人以「回娘家」來形容媽祖進香。
媽祖的信仰傳播有兩種形式,一是由中心往外輻射形式,如湄洲為信仰起源,之後如同蜘蛛網般傳散到天津、廣州、臺灣各地。另一種則是系譜形式,經過數代由上往下分香,湄洲祖廟往下分香到北港朝天宮,再往下分香給彰化南瑤宮等,各自形成系譜,如同祖譜一般。
子廟回母廟謁祖進香被稱為「回娘家」,彰顯了儒家親屬的價值觀,也有「吃果子拜樹頭」的報恩意涵。
進香回來後則要遶境,藉由神明的力量將居所周圍淨化,讓神明掌管的「境內」成為安全之地。
香火才是靈力本體!
但你是否曾感到好奇:為什麼拜拜要拿香?神明進香也要取回香火?香,具有什麼特殊代表性?
「香」在漢人信仰及儀式中不可或缺。香火除了有媒介功能、精神性象徵,還隱含了嗅覺所引發的感官體驗。
首先,香如同「無線電」,人們想祈求什麼,便燒香拜拜向神明傾訴。信眾透過燒香與神明溝通,把人們的意念傳遞給神明;神明也會透過發爐等方式傳達訊息。
張珣解釋,香的重要性可能來自人類對火的崇拜。香被火點燃,燒出香煙後飄上天空,成為和神明溝通的媒介。燒香後的香氣鎮定心神,香灰則象徵精神與靈力,燒成香灰也代表完全的奉獻。至於香爐,則源自古代的食器,有些信眾相信神明會吃香,香灰裝在香爐中用來供養神明。
香爐、香火的重要性,可以從大甲鎮瀾宮進香儀式見到。從古至今,鎮瀾宮進香行經彰化經常有搶轎風波,神轎回程入廟也常耽擱時程,但香擔在廟方嚴密保護下避開人群,絕不會讓外人有偷搶的機會,也絕對嚴守入廟時間。
一炷香的神奇體驗
香還有另一作用:刺激嗅覺,引發身體的跨界反應。
「從進香的第一夜,香客點燃第一根香之後,開始步行隨香,沿途一直接續燒香,不能中斷,整個進香活動都在香的燃燒中進行,稱為進香也是用來區分進香時期與平常的差異。」
張珣曾在文章中,特別描述進香時香客經由香氣的嗅覺引發,帶出與日常不同的體驗,彷彿時時感受神明的庇佑。
這種感覺多數人應該不陌生,某些飯菜香常讓人一聞便升起懷鄉之情:啊,是媽媽的味道!嗅覺屬於較感性的感官,訊息傳達到大腦皮質,直接牽動感覺區域,不需要經過理性思考,就能聯想到某個記憶。
香從漢唐時期進入中土,許多宗教儀式上都會燒香,讓信徒從味道聯想到信仰,觸發不同想像和感受,到另一個超越日常經驗的世界。張珣指出,民間信仰透過「香」這個物質,展現出各種非物質的意義。可以說,
民間信仰重視不是那炷香本身,而是透過可見的香來移情與依託。
打開「時空膠囊」,進香路線按著古地圖進行
媽祖廟從最原始的祖廟重重分香,幾代之後要回到哪裡謁祖進香?其中大有玄機。
清朝時,臺灣媽祖廟前往媽祖昇天處的湄州取香。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鼓勵本土化,建立非中國的國族觀,因而鼓勵廟宇到北港朝天宮取香。直到戰後,大甲鎮瀾宮與北港朝天宮出現地位之爭,1988 年後,鎮瀾宮便轉到新港進香,中間也曾前往湄洲取香。
自主、彈性的多源頭進香顯示,進香遶境不只牽涉到信仰,更與政治息息相關。
進香除了神明謁祖,移民溯源也是重要源由。清代臺灣的族群械鬥嚴重,「團結」是生存之道,商人間習慣彼此結盟、稱兄道弟,同一族群、行業也會透過媽祖廟來結盟,平時保衛家園,宮廟活動時則熱鬧出陣頭。大甲鎮瀾宮到北港取香長達七、八十年,也是因為大甲、北港多為泉州移民。
有意思的是,百年進香傳承的不只是民間信仰,還有默默被保存的古老地理。張珣指出,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上,至今仍保留許多清代古地名,你可以想像,一百多年前,有一群留著長辮子的清代香客,同樣走在今日人們腳下的這些鄉里路徑,護送著媽祖一路前往北港。
當時,民間信仰隱含「陰陽共治」的概念,陽間有縣城官府,神明則沿用清代府州郡縣劃分掌管陰間,歷代政權以「冊封」標準化媽祖為正神,透過民間信仰強化政權、教化人心。因此儘管改朝換代,這些政治意涵、歷史地理、傳統文化價值,仍然得以流傳保存下來。
民間信仰就如同「時空膠囊」,保存了各種文化與歷史價值。
「Be Water」民間信仰也懂!
研究媽祖信仰多年,張珣曾參與大甲媽祖遶境 6 次,白沙屯 1 次,全程遶境也走過了 2、3 次。她拿出遶境時要帶的旗幟、臂章,上頭還印著大大的「中研院民族所」,她笑稱:「這代表我們真的辛苦地去田野!」
張珣第一次進香在學生時期,協助外國學者進行都市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當時,國內少有學者研究臺灣民間信仰,許多人認為,漢人的信仰型態就是一盤散沙。
「如果只是一盤散沙,媽祖遶境怎麼能動員這麼多人?」張珣畫上問號。
她觀察,所謂的一盤散沙其實是一種「隱形的組織」。相較於國外宗教具體、常態性組織,進香團平常只是「一般人」,混跡在日常各界,遇上進香便「化整為零」。元宵節當晚擲筊決定路線後,透過村里鄰、行業開始動員,如同任務組織,只為了進香而集結,進香結束便自動解散。
這種「Be Water」模式,一來可以躲避政權打壓宗教的取締,二來也不會造成信眾額外負擔。張珣認為,這也是因應歷代朝廷打壓,中國民間信仰產生的生存策略。
「民間信仰像泥土,也像變形蟲,不會消失。」張珣說,有些理論主張隨著人類智識的進步,宗教會逐漸消失。但她認為信仰的需求始終存在,而民間信仰的活力便在於能吸收各種元素,雜揉、彈性地因應不同需求去改變。
她舉例,有些小女神、姑娘廟被官方取締,信徒便讓小女神偽裝成媽祖的形象,以正神的名號躲避禁令。例如臺南市山上區天后宮所供奉的「玉二媽」,其實並不是媽祖林默娘,後來神明還透過降乩說明身份。
各地這類女神的式微,與政權打壓有關,但也不因此消失,只是埋伏潛藏。張珣說:「這就是民間信仰的生存之道,也是重要的庶民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