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奧步、小撇步、毋湯喔!語言學家的「台灣國語」研究

認識台式國語的前世今生

在禁說台語的年代,不小心說溜嘴,學生得掛牌、罰錢,字正腔圓的國語是最受推崇的標準語言。但曾幾何時,台式國語越來越當道,許多流行字詞也來自華閩交混,例如奧步、撇步不但是本世紀初「台灣製造」,甚至同步影響華語圈!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蕭素英副研究員,透過古漢語、現代國語、近現代閩南語的語料分析,帶領「研之有物」讀者一同看看台式國語的前世今生。

行、步、走,最熟悉的陌生詞

「行」、「走」、「步」,身為中文使用者,你說得出有什麼差別嗎?

中研院蕭素英副研究員長年研究閩南語語言學,碩士論文還全程用閩南語口試。她整理上古漢語研究,並透過《廈英大辭典》、明清閩南戲曲以及 1885 年創刊至今的《台灣教會公報》,比較國語、閩南語留下的語意痕跡,梳理出行、步、走的語意地圖。

在現代國語,這三個動詞都有「行動、移動」本義。但是上古漢語裡,「行、步」意指走,「走」則代表跑。演變至今,奔跑之意仍保留在閩南語的「走」(tsáu),但轉變成了現代國語的「跑」。

被繞得頭暈了嗎?先暫停一下,讓我們一一來拆解。

大體來說,閩南語的「行」接近國語的「走」,「走」則為國語的「跑」。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大體來說,閩南語的「行」接近國語的「走」,「走」則為國語的「跑」。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首先來看看「行」,在上古漢語中有「行走」、「道路」等具體意象,也已經出現「德行」、「排行」的抽象意義。

到了現代國語,行走的意思被「走」這個字取代,僅在少數用詞(例如行人)仍保留。但是,國語也從行走、移動這個意涵,擴充更多用詞:運行、流行,還多了「可以」的意思(你行嗎)。

「行走」意義在國語裡消失不見,卻保留於閩南語,而且延伸出「接觸、交往」之意。這種抽象用法非常生動,想像一下兩人常常行走,走著走著距離自然就拉近,所以當我們說兩個人「行鬥陣」(kiânn tàu-tīn),字面上乍看像「走在一起」,其實真正的意思是:他們正在交往,戀愛 ing!

國語的行,從核心的「行走」語意往外延伸,最後發展出「時尚」(如流行)、「可以」(行不行),都是古漢語沒有之意。閩南語則演變出「接觸、交往」的意思。道路之意則都不存在了。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國語的行,從核心的「行走」語意往外延伸,最後發展出「時尚」(如流行)、「可以」(行不行),都是古漢語沒有之意。閩南語則演變出「接觸、交往」的意思。道路之意則都不存在了。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走」,在金文中是一個奔跑的人形,本義為「疾行、奔跑」,例如走馬看花、敗走樊城。到了國語,除了走馬看花、奔走仍保有原義,大部分都被「跑」取代。「走」,基本上只是步行、走路。

不過閩南語的「走」依然復古!鮮明保留了「疾行、奔跑」的金文本意,例如「好膽莫走」(Hó-tánn mài tsáu)。

「走」的「疾行、奔跑」之意,在現代國語由「跑」來表達,但仍保留在閩南語的「走」。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走」的「疾行、奔跑」之意,在現代國語由「跑」來表達,但仍保留在閩南語的「走」。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最後,是「步」這個字。《說文解字》有云:「步,行也」,步與行的意義相近,但在上古漢語已經分工,步多作「腳步」(名詞);行則是「行走」(動詞)。現代國語保留名詞用法,又衍生「境地、狀況」的抽象意義,如:地步。

閩南語則進一步擴充出「方法、手段」之意,例如「漚步」(àu-pōo)即意指卑劣手段。等等!讀到這裡,腦袋是不是卡了一下?「àu-pōo」對多數人很耳熟,但想必更習慣寫成「奧步」。

蕭素英解釋:「這就是閩南語影響、滲入國語的明顯例子,在台灣的語言脈絡下,才出現奧步、撇步這類新詞彙。」

閩南語中的「步」擴充出「方法、手段」的語意,有許多相關詞彙。在台灣華閩交雜的語言使用脈絡下,閩南語的語意滲入國語,因此出現「奧步」、「撇步」這類新詞彙。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閩南語中的「步」擴充出「方法、手段」的語意,有許多相關詞彙。在台灣華閩交雜的語言使用脈絡下,閩南語的語意滲入國語,因此出現「奧步」、「撇步」這類新詞彙。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奧步、撇步,「台式國語」征服華語圈

但語言學家是如何推知奧步、撇步的身世?確定它們來自台灣閩南語的影響?

「奧步」,閩南語正字寫作「漚步」。從先前的語意地圖,步在國語沒有招數、手段的意思,奧也沒有卑劣之意;相反地,「形容詞或動作+步」為閩南語的構詞方式,用來形容特定的手段與方法。

另外,奧步、撇步的出現非常晚近,可以說是在台灣土生土長冒出。

從這些線索可知,奧步、撇步應是來自閩南語的「音譯」,借用相似音,書寫表達母語意涵。那麼,這幾個「台式國語」如何進入日常語言?

蕭素英檢索《聯合報》的「聯合知識庫」發現,大約 2000 年後,奧步、撇步才明顯見於大眾媒體。 1981 年,《聯合報》第一次出現奧步兩字。報導如下:

【台南訊】台南市長候選人王奕棋,昨天在灣裡萬年殿前廣場的政見會中相互請問。王奕棋說,還有的人用別人的名義買票,真是「奧步」(閩南話,意即差勁的辦法)。

當時,奧步不但加上引號,後面還得補充註解做說明!同樣的,撇步首度出現在《聯合報》時,也用括號加註說明(偏方)。由此再次看出,這些字詞並不是國語原本的固有詞彙。

有趣的是,2007-2008 年奧步的曝光量大爆增!原因不難想像,首要因素是當時正值總統大選,伴隨造勢活動與檯面上下的暗潮洶湧,大量政治新聞讓「奧步」搶登媒體版面,成為熱門的新潮用字。

而長期來看,1990 年代至 2000 年後隨著母語文化的推動,鄉土語言開始進入學校課程,也改變了語言使用習慣。蕭素英強調,國家語言政策不只影響教育現場,更會鬆動語言的「標準化」,打開方言進入主流文化的空間。

「我快花轟了、「你粉阿劣」、「啥米碗糕」……俏皮用法大逆襲!從原本主播式「字正腔圓」才是正統,融合方言、口音的「台式國語」漸漸不再被台灣主流社會排斥,語言文化展露更多彈性。

從統計數據可知,奧步、撇步幾乎是在本世紀 2000 年以後才出現於主流媒體。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從統計數據可知,奧步、撇步幾乎是在本世紀 2000 年以後才出現於主流媒體。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蕭素英)

不只如此,Made in Taiwan 的台式國語還影響了海外華語圈!蕭素英透過追蹤比對發現,

奧步、撇步等「台灣製造」詞彙,從閩南語進入國語,又傳播到華語圈,包括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

由於奧步並非新、馬閩南語的說法,因此並不是當地語言內部的借詞。

踹共、落漆、毋湯,那要不要「接地氣」?

在語言多元、網路時代的影響下,還有越來越多流行詞彙從閩南語轉化而來。

要對方出來面對的「踹共」(tshuài kóng)、出糗或遜掉了的「落漆」(lak-tshat)、為躲避特定人物而連夜逃跑的「跑路」(tsáu-lōo)、表達歉意的「拍謝」(pháinn-sè)、表示不應該的「毋湯」(m̄-thang)。

蕭素英分析,奧步、撇步是新造詞傳達母語意義;跑路、落漆則是擴充原本字義,轉成母語用法。這些都屬於「借詞」。

借詞,是語言相互接觸後的自然現象,大多是優勢語言被借用。相較來說,奧步、撇步則是本土語言回過頭影響國語的特殊例子。

借詞在各種語言間普遍可見。以閩南語為例,有文讀、白讀不同發音,例如阿里山(san)、爬山(suann),山會發成不同音。白讀是原本閩南一帶的方言;文讀則是各朝代的讀書人,學習官話後融入到方言中。閩南語的文讀,即是方言受標準官方語言影響後的借詞現象。

我們現在慣用的歐巴桑,來自日文借詞;摩托車(motorcycle)、幽默(humor),音譯自英文。當新事物、觀念或新用詞傳入後,原有語言系統若沒有相應、貼切的用詞,經常就會借用外來語。

隨著網路時代崛起,影音資訊在國際間海量串流,現代人的用字遣詞更傾向「接地氣」,然而「接地氣」這類中國網路用語,卻掀起了另一波政治與文化意識的新論戰!

面對「外來語」爭議,蕭素英從使用者的視角來理解:「每一個時代、每一種語言,都會有人提出語言純潔性的主張,但是如果使用者覺得詞彙生動、好用,自然就會流傳,很難禁絕。」即使國家強力介入,也很難達到完全的純潔排他。

以土耳其為例,凱末爾革命後,土耳其政府將所有非傳統固有詞彙,通通改回本土用語,「當時看似成功,但現在有多少外來用詞又逐漸被納入?」

語言間彼此流通、影響不必然是完全負面,許多當代詞彙都是在不斷刺激、活化下誕生,碰撞釀造出新的意義和用法。

不過她也強調,借詞雖是語言接觸的自然現象,仍需留意是否從只借用特定用語,轉變成大量取代本土語詞。因為若語言越來越少被使用,逐漸走上消亡,我們失去的將不單單是一種語言,同時還抹去背後蘊含的文化、歷史記憶。

如果失去了語言,我們還會失去什麼?

「每種語言都代表了一套知識體系、文化視野,從詞彙就能反映出社會結構與價值觀。」蕭素英說。

例如,漢語的親屬詞彙與父系社會結構密切相關。對父親的兄弟區分極細,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但稱呼父親的姊妹、母親的手足:姑姑、舅舅、阿姨,就沒有長幼之別。

蒙古語中有各式各樣的「馬」,剛出生、公馬、母馬、不同花色的馬,都有對應的字彙;但我們統稱為馬。閩南語中,搔癢(ngiau)、皮膚癢(tsiūnn)使用不同的字詞,中文則都用癢表示。從語言學角度,不同語言有各自描繪世界的方式,如同一扇扇窗,展示出特定而富有文化意涵的視野風景。

語言多樣性,就是文化多樣性的一部分,我們得以從中看見背後的世界觀、知識體系。

同時,語言有不同發音方式,有些發音存在於英語、閩南語,國語則沒有。因此學習越多種語言,就如同打開越多開關,擁有越多和世界聯繫的窗口。

「這不也正是母語傳承的意義與價值?」蕭素英慎重地提醒,當年輕一代的父母大多用國語和孩子溝通,國家體制的母語教育更顯重要。

《台灣教會公報》是台灣發行最久的報紙,1885 年由長老教會創刊,用羅馬拼音拼寫閩南語,只要學會 26 個英文字母發音就能讀寫,快速掃盲。這套拼音書寫系統被稱為「白話字」。蕭素英參與中研院語言所數位典藏,負責的閩南語語料庫就收藏了教會的白話字。資料來源│節錄自《臺南教會報》1912 年,蔡瑋芬翻譯
《台灣教會公報》是台灣發行最久的報紙,1885 年由長老教會創刊,用羅馬拼音拼寫閩南語,只要學會 26 個英文字母發音就能讀寫,快速掃盲。這套拼音書寫系統被稱為「白話字」。蕭素英參與中研院語言所數位典藏,負責的閩南語語料庫就收藏了教會的白話字。
資料來源│節錄自《臺南教會報》1912 年,蔡瑋芬翻譯

母語在家學?臺灣內部的語言態度

母語教育、使用機會,都會直接影響一般人的「語言態度」。

蕭素英從實證研究發現,「即使每週只有一堂課,只要母語教育進入正規課程,家長就會更願意與子女用母語交談。」因此政府的責任在於提供誘因,包括學校課程的規劃。

其次則是工作需求,「很多醫學系學生會特別練習台語,但是如果到了大學才從零開始,難免比較辛苦。」《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政府必須投入資源培育人才,包括教材編寫、語言調查、口譯等。當國家創造更多語言使用的公共環境和機會,自然有助於提升母語傳承的態度、意願。

她從自身經驗觀察,父親與自己對話都用閩南語,但只要面對孫子,就像內建了感應切換系統,會立刻轉用彆扭的國語溝通。這個觀察一定程度反應出臺灣世代間對語言想像的差異。

「以閩南語來說,跨世代傳承並不樂觀。因此國家政策的投入很重要,我們自己對母語的態度與想像也必須轉變。」作為語言學家,閩南語不只是研究課題,更是她心心念念的文化資產,若台灣能保留、傳承越多語言,便如同是為下一代打造一扇扇通向不同世界的「任意門」。

「我的研究動機很簡單,為什麼我的母語都沒有人研究?」碩士、博士論文都是研究閩南語,蕭素英說,研究母語最大好處就是能掌握細微語義差別。她帶孩子念故事書,也會用閩南語來講,讓孩子知道漢字也可以用閩南語來念,因為「語言傳承,就是要創造接觸的環境。」圖│研之有物
「我的研究動機很簡單,為什麼我的母語都沒有人研究?」碩士、博士論文都是研究閩南語,蕭素英說,研究母語最大好處就是能掌握細微語義差別。她帶孩子念故事書,也會用閩南語來講,讓孩子知道漢字也可以用閩南語來念,因為「語言傳承,就是要創造接觸的環境。」
圖│研之有物
2020-09-16

採訪撰文|蕭智帆、劉芝吟
美術設計|林洵安

延伸閱讀
  • 蕭素英,〈閩南語「行、步、走」的語意地圖與其在華語區的傳播〉,《臺灣語文研究》7(1):87—127,2012
  • 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張永利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7
  • 蕭素英個人網站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