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體內的油電混和車「電池壞了」!運動神經元退化
漸凍症發生的機制,可能是 mir-17~92 這群四肢運動神經元的「電池」不夠力,最終導致無法順利控制四肢肌肉…
中研院生命科學組共有 5 個研究所、4 個研究中心,涵蓋植物、生醫、農業、生化、基因等領域。
漸凍症發生的機制,可能是 mir-17~92 這群四肢運動神經元的「電池」不夠力,最終導致無法順利控制四肢肌肉…
科學家如何孕育實驗靈感?不只限於實驗室,也能是馬拉松賽場,甚至是和小朋友交流!
生物如何適應這麼劇毒、嚴峻的環境?未來的海洋環境可能就是這樣,我們有必要了解他們是如何適應,以瞭解未來生態系的演變。
看醫生前,先想想吃的食物是否營養足夠。本文專訪潘文涵研究員,一起了解自己的飲食健康盲點。
“You are what you eat !” 從現在起吃每一口食物時,都請想想入口之物進入體內,對健康產生的影響。
動物在稍微匱乏下開始合作行為,反而讓族群達到最大。人類解決資源分配問題的方法,常常是開發更多資源,但如果開發之後社會成員的行為卻更加自私,就會適得其反。
「很多人聽到我在研究海洋,就以為我是在研究魚,但其實不是,海洋中物質的循環機制才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最核心的問題!」何東垣說。
除了將 B 型肝炎「相對」的危險性,轉換成「絕對」的風險估計。楊懷壹團隊也試著發展 PD-1 抗體免疫療法,讓 B 肝帶原者免於擔憂肝癌。
如何跟金鋼狼一樣再生複雜組織?渦蟲最多可以切成幾段?當開始問這些問題,就離了解再生機制更近一步。
中研院不只有研究員,這裡同時住著許多野生生物:鳥類、昆蟲和植物們!邀請你來看看牠們~
再生如何發生?再生機制為何會發生?中研院陳振輝團隊,透過由基因突變篩檢出來、失去再生能力的斑馬魚,試圖找出觸發再生的關鍵
現代科學家在研究草藥的過程,也發揮「神農嚐百草」的精神,只是比較幸運,有很多工具與更先進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