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ogo
研之有物│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中央研究院在做什麼?研究為何重要?台灣有哪些高階技術?在論文之外,《研之有物》帶你前往數理、生命、人文三大領域,透過真實的研究案例、研究員生活,永保好奇心探索世界。
  • 首頁
  • 新奇發現
  • 跨界合作
  • 人物訪談
  • 關於我們
  • Facebook
 
  • 首頁
  • 新奇發現
  • 跨界合作
  • 人物訪談
  • 關於我們
  • Facebook
You are here:
  1. Home
  2. Entries tagged with "生命"
  3. (Page 3)

生命

雖然 B 型肝炎疫苗已問世,目前全球仍約有三分之一人口(約 20 億人)曾經感染 B 肝病毒,其中 3 億 5 千萬人成為帶原者。圖片來源│iStock

踏上「治癒 B 型肝炎的最後一哩路」──楊懷壹專訪

除了將 B 型肝炎「相對」的危險性,轉換成「絕對」的風險估計。楊懷壹團隊也試著發展 PD-1 抗體免疫療法,讓 B 肝帶原者免於擔憂肝癌。

本文專訪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陳振輝助研究員,了解為何及如何透過「斑馬魚」研究「再生」。攝影│張語辰

「從動物身上問對問題,就可以找到答案!」陳振輝

如何跟金鋼狼一樣再生複雜組織?渦蟲最多可以切成幾段?當開始問這些問題,就離了解再生機制更近一步。

五色鳥:數數看牠身上是不是有 5 種顏色,因為叫聲和在枯枝挖洞築巢時,皆發出像敲打木魚的聲音,又名花和尚,是中研院內最華麗的野生好朋友之一。 圖片來源│生態志工隊提供

漫遊中研院自然生態樂園,拜訪野生好朋友

中研院不只有研究員,這裡同時住著許多野生生物:鳥類、昆蟲和植物們!邀請你來看看牠們~

經過 Skinbow 處理的斑馬魚鱗片,不同細胞被標記不同顏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如同冰淇淋甜筒上的七彩糖珠。 圖片來源│Chen et al., (2016). Multicolor cell barcoding technology for long-term surveillance of epithelial regeneration in zebrafish. Developmental Cell 36 (6), 668-680.

金鋼狼與九頭蛇的再生傳說,人類也能斷肢再生?

再生如何發生?再生機制為何會發生?中研院陳振輝團隊,透過由基因突變篩檢出來、失去再生能力的斑馬魚,試圖找出觸發再生的關鍵

神農嚐百草的現代科學版!楊文欽談藥用植物研究

現代科學家在研究草藥的過程,也發揮「神農嚐百草」的精神,只是比較幸運,有很多工具與更先進的設備

對陳儀莊博士而言,神經細胞的小小世界,是人類之所以生老病死的大世界 攝影│張語辰

在神經細胞世界裡探險!專訪神經科學家陳儀莊

人們可以隨心所欲,依靠「神經細胞」健康地運作。陳儀莊懷抱著對生物細胞的好奇,發現醫治神經退化疾病的新可能

人腦中的神經網絡各司其職, 包含神經細胞、星形膠質細胞、血管、少突膠質細胞、微膠細胞 圖片來源│洪宗宏繪製

記憶變差、反應變慢,神經細胞出了什麼問題?

神經細胞堆積太多壞蛋白質,會影響神經網絡運作,甚至造成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等神經退化疾病。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中, 看到染色體上面的 綠色的DSY2 蛋白質、紅色的ZYP1,組合成聯會複合體 資料來源│王中茹提供

破解!玉米沒告訴你的「基因洗牌」關鍵

DSY2 蛋白質參與生殖過程中減數分裂的「染色體互換」,讓基因有機會透過「天然洗牌」的方式,使玉米的下一代有更多變異,有機會長得更好、更能適應環境

王中茹研究團隊鑽進顯微鏡的世界中, 發現促成玉米基因「 天然洗牌」的關鍵蛋白質 DSY2 。 攝影│張語辰

玉米染色體有什麼好看?專訪細胞遺傳學家王中茹

當玉米的生殖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有一個關鍵蛋白質 DSY2 會影響 DNA 斷裂和互換。這基因重組的過程,是育種學家尋找更多有用的基因、產生更多遺傳組合,以培育更優良品種的基礎

「我們目前的自然環境就像一本被風吹得扉頁四散的書,我們能夠搶救的頁數愈多,未來演化之神的巧手在改寫大自然的傳奇時,才會有更多的材料可以運用。」──《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圖片來源|iStock

你還記得台灣有哪些生物嗎?

30年長大一個人類,卻滅絕很多物種,若想保育、研究生物,沒有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還能記得什麼?

123‹
自動載入下一篇中...
連結圖片